《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28 12:30:24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是在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前一课学生已经熟悉温度计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温度计的正确读数,这对本课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探究埋下了伏笔。由温度计受热液柱会上升,受冷液柱会下降这样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实验设计思路的形成。通过学生动脑设计实验、动手组装实验器材、有顺序地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这样的逻辑顺序来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将这样的性质用于解释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发现科学、运用科学。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科学探究

能够提出关于液体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够记录实验中的发现并有顺序地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能够根据实验中的相同现象归纳概括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科学态度、STSE

乐于观察和实验,做到实事求是。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探究合作的学习。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证明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能够自主探究、组装实验器材,梳理实验步骤。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魔法瓶、红墨水、热水、冷水

学生实验一:玻璃瓶、带孔瓶塞、透明吸管、烧杯、红色的水、记号笔、实验记录表1。

学生实验二:玻璃瓶、带孔瓶塞、透明吸管、烧杯、油、醋、牛奶、记号笔、实验记录表2。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哪三种状态,你们知道吗?

生:固体,液体,气体。

师:好的,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液体(板书:液体)。关于液体你们想了解研究些什么问题?

生:液体的形状;体积;流动性;冷和热。

师:你们想研究的问题可真多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来研究:液体在遇热和冷的情况下会发生哪些变化,也就是今天我们的课题——液体的热胀冷缩(板书:的热胀冷缩)。

(二)讨论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师:为了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些器材。请根据这些器材,小组讨论应该如何组装这些器材,组装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开始讨论,时间2分钟)

师:刚刚大家讨论很激烈,那谁来跟我们说说你们组是怎样组装的?

生:将瓶子里装上水,盖上瓶盖,插上吸管。

师:还有小组要来说吗?

生:我们也是将盖子盖上,装上水,插上吸管。

师:你们说得很完整!其他小组也是这样的吗?

生:是的。

师:那组装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水不能装满。

师:为什么不能装满?谁来说一说?

生:因为会溢出来。

师:你们都同意她说的吗?必须装满?

生:同意。

师:除了水里面还有什么。(生答空气),今天要研究的是?液体。所以里面的水应该装满吗?(PPT点击:水要装满)

师:除了这个,组装中还有需要注意的吗?

生:盖子要盖紧。

师:是的,谢谢你的提醒。(PPT点击:密封瓶盖)

师:还有没有想要提醒大家的?

生:液体可能会从吸管里溢出来。

师:那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生:我们把它吸管往上提一点。

师:嗯,这是个解决办法。

师:谢谢你们贴心的提示,为了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其他小组的同学在组装器材时也要注意这些事项哦!

师:刚才你们学会了组装器材,可真了不起!老师又准备了这些器材,它们是记号笔,签字笔,实验记录纸,热水,冷水,还有刚才组装好的装置,谁来说怎样用组装好的装置来做实验。

生:把刚才的装置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观察。

师:谁还想来说一说?

生:我们先把装置放入热水中进行观察,等到不再上升了,再放入冷水中去观察。

师:真不错,你们说得更详细了。那其他同学也是这样做的吗?有没有跟他们不同的?

生:要先在吸管上做上标记。

师:你真细心,做完标记还要做什么?

生:把它记录在实验记录纸上。

师:好的,谁来完整地说说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生:第一步是在装置吸管上用记号笔做记号,并记录在实验记录纸上。(PPT出示第一步)

师:谢谢,你记性真好!那谁来说一说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生:将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看水会不会上升。

师:接下来做什么,谁来补充完整。

生:将装置放入热水中,水上升后就用记号笔作好记录。

师:马上就做记号吗?

生:不是,要等一会。

师:等到什么时候?想想我们在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时,是怎么观察的。

生:等到液面不再上升,用记号笔做记号,再记录在记录纸上。

师:看来你听讲很认真。谁来帮我完整地说一说第二步应该做什么?

生:第二步是将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液面,等到液面不再上升再做记号,然后填入实验记录纸。(PPT出示第二步)

师:谢谢,你也是个记忆力超棒的孩子。第三步我们应该做什么了?

生:第三步我们将装置从热水中拿出来,放入冷水中,观察液面不再下降,再做记号,并记录。

师:(PPT出示第三步)你真会总结。经过刚刚的讨论,同学们应该都明白实验怎么做了,接下来请组长拿出你们座位里的保温杯,那是为你们提供的热水,开始实验吧!

(三)学生实验一

(学生实验中,师巡视)

师:请同学来汇报刚刚你们组的实验结果,带上记录单,跟大家说一说你们在实验前、放入热水后、放入冷水后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实验前液柱在这个地方,放入热水后液柱升高了,放入冷水后,液柱下降了。

师: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生:水受热升高,受冷下降。

师:谢谢你的.分享,你的表达能力很强哦。谁想再来试试。

生:我们组观察到实验前液柱在 ……此处隐藏955个字……名完成)

三、其它液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过渡:同学们现在用来实验的都是水,其它液体也有同样的现象吗?是不是都有执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出示:啤酒、牛奶、果汁、醋、酒精、酱油。(逐一介绍,并强调都装不满。)

2、指名小组猜测这些液体是否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把实验材料分发下去,求证事实。)

3、学生动手实验。

4、小结:厂家为了防止液体热胀冷缩引起危害,所以这些液体都没有装满,并不是故意克扣。

四、整理、总结

1、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些物质都是什么?(液体)(补充板书课题:液体的热胀冷缩。)所有的液体都有这样的性质吗?

2、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

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大部分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个科学知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温度计就是其中的一例,希望同学们学了这个科学知识之后,能够运用到你的生活当中,学有所用。

五、板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我的实验装置: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

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酒精、酱油、陈醋、豆奶、果汁、饮料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3

设计思路

科学来源于生活,谈话时,我选择了一个生活情境:热牛奶时牛奶溢出现象。一方面为本节课的展开铺垫了基础,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去关注平常的生活现象。

在具体观察水在受热与受冷时体积的变化过程时,利用上节课的实验装置发现现象并不明显,让学生感受到设计一个好的实验装置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的讨论,学生就非常愿意参与了。

在讨论改进好实验装置后,这时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了,探究水在受热、受冷时体积的变化也已水到渠成。在这个实验的观察、交流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发现水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在受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水的热胀冷缩。

水会热胀冷缩,那其他液体呢?这样的问题延伸是体现思维的严谨性的。在观察水的热胀冷缩后,组织展开其他液体如:牛奶、油、酱油、醋、茶等的探究。了解更多的液体都会热胀冷缩。

课的最后,考虑到在研究完液体的热胀冷缩后,教材后续的安排是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怎么样实现前后的`知识迁移呢?我特意安排了最后一个“喷泉实验”,利用学生的装置,稍加改动,让红水喷出来更明显。学生心里就会思考:怎么刚才我们自己做的时候没喷的这么厉害呢?怎么会事?……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下节课,老师还可以就此现象的分析,进入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探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改进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的过程。

2、经历用此装置探究水、油、醋、牛奶、老酒、橙汁、酱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过程。

科学概念:知道水、油、醋、牛奶、老酒、橙汁、酱油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科学情感:从水到其他的液体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装有红水的实验装置每组一个,冷水杯一个,热水杯一个,装有其他液体的杯子一个,记录表一张。

老师材料:牛奶一盒、上节课的实验装置一套、学生材料一套、喷泉装置一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热牛奶

1、天气冷的时候喝牛奶,我们会把牛奶连盒子一块在热水里热一热,你有没有试过?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发现?

2、有时候,我们忘记了,先把管子插好了,一喝是冷的再去热。在热的过程中,牛奶会怎样?思考过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前一节课的“试管气球皮实验”,如果把一个放在热水里,另一个放在冷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师也可以再次演示。

2、问:水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我们能清楚地观察到这种变化吗?

二、改进“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的实验装置

1、师:这个实验装置实验现象不够明显!能不能把这个实验装置改进一下?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水的体积确实变大了。

2、小组里讨论一下。(师下去了解学生情况)

改进方案一:水是透明的,看不太清楚,可以加点红水。

改进方案二:口子太大,上升不明显,可以用塞子和细管。这样水的体积只要增加一点点,在细管里就会上升一大截。

改进方案三:水温差明显一点。

3、当提到改进方案二时,出示锥形瓶,套上塞子和管子。灌满水,滴上红墨水。

三、水的热胀冷缩实验

1、过渡:这个实验装置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现在还缺少什么?(热水)热水老师来给大家倒。

2、师述实验步骤:1、拿到热水后,先把装置放在热水中加热,观察水在受热时的体积变化。

2、然后再把它放回冷水中冷却,观察水在受冷时的体积变化。

3、注意重复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记录纸在抽屉里)

清楚了吗?准备好了吗?请材料员依次上来领取这个实验装置。(师同时开始倒热水)

3、实验交流:在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结合学生交流结果师板书。(表扬深入观察、思考的小组)

4、小结:师:水受热时体积膨胀,水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同时板书课题“热胀冷缩”。

5、师出示两杯冷、热水,把两个装置分别放入,问:你能从这个装置上判断出哪杯水更热吗?为什么?

四、其他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吗

1、过渡: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的液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2、逐一出示:醋、酱油、油、老酒、茶、橙汁、牛奶。逐一追问:它会热胀冷缩吗?

3、师单独拿出一种如:醋。问:要知道醋到底会不会热胀冷缩,怎么研究?

在学生发表意见后。师述:这个装置还可以用,但在装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灌满、密封、小心倒出…)请材料员用红水的装置来交换材料。生在装的时候,师添加热水。

4、小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5、交流反馈实验结果,师小结板书。

6、小结:这些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延伸探究

1、师演示喷泉实验。刚才大家做过这个红水的热胀冷缩实验,老师也来做一次。

(师的装置,装半瓶红水,这样会因为空气的作用干扰实验)

在学生惊叫过后,问:你有疑问吗?

2、留下疑问:为什么老师的这个装置热胀的现象会这么明显呢?我的红水怎么会喷的这么高呢?(因为里面有很多空气,空气也会热胀冷缩,而且更加厉害,就把红水挤出来了!)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