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26 08:46:23
一年级《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

一年级《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种种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三幅图的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教具准备:

PPT、大南瓜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孩子们,我们先来听首歌,好吗?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唱!(播放《生日歌》,学生跟唱)这是一首什么歌?一般什么时候唱?

师: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小兔说:“今天我过生日,我要请大家吃我们自己种的大南瓜!”于是,小兔一大早就高高兴兴地出门去找南瓜了!(板书:小兔南瓜)

二、看第一幅图,训练口头语言组织能力。

师:小兔来到了哪里?他看见了什么?他想干什么?

生:

师:对呀!南瓜在地里,小兔的生日聚会在家里,所以他必须把南瓜从地里运回家里去呀!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小兔运南瓜》。(板书:运)

师:可是,小兔发愁了!你们看他的表情多难看呀!这是什么样的表情?他在想什么?

生: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仅说出了是谁?在哪里?干什么?还猜出了小兔在想什么!如果能把刚才几位同学说的连起来说成一两句连贯的话就更棒了!谁来试试?

生:小兔在南瓜地里看见了一个大大的南瓜,他想把他运回家,可是南瓜太大了,他想:这么大个南瓜,我该怎么把他运回去呢?师:真棒!掌声送给他!

三、看第二幅图,训练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小兔这会儿好着急呀!它会放弃吗?它能放弃吗?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想办法!

师:好样的!那我们也一起帮小兔想想办法吧!(生举手!)

师:请允许老师自私一次。先请几个同学悄悄告诉老师。

师:你们的主意都不错!我相信,如果能给几分钟让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你们一定会想出更多的办法的!

生:(看大屏幕讨论规则,然后开始讨论3分钟)时间到!小组轮流汇报!

我们小组帮小兔想到的办法是:(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说你们“人小鬼大”真不是夸张!看看你们帮小兔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想小兔一定会挑选一种既省力,又有效,还安全的办法的!你们觉得小兔会选哪种办法呢?请说明理由!

生:

师:看来好用的'办法不止一种,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

四、看第三幅图,训练口头交际能力。

师: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吗?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幅图,发现了什么?与第一幅图比一比。

生:南瓜在小兔的家门口了!小兔变得很高兴!兔妈妈很疑惑!

师:兔妈妈会问小兔什么呢?小兔会怎样回答呢?

生:

师:大家说得这么好,干脆我们来演一演吧!(看大屏幕的表演提示,然后同桌排练两分钟。)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五、课堂总结。

师:小兔今天的生日很有意义。因为他虽然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大困难,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想办法战胜了困难!你们喜欢这只小兔吗?那以后如果是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会怎么办呢?

生:

师:老师相信你们!做一个面对困难,不低头,不放弃,迎难而上的好孩子!

一年级《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2

〖指导思想〗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 探究小兔运南瓜的方法,讨论、评选出最好的方法。

2、 完整清楚地讲述《小兔运南瓜》的故事。

3、 增强表达的.自信心,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教学思路〗

1、激趣引入

开故事会。设立“动脑星”、“说话星”、“快乐星”三颗星,争做“三星”孩子。同时为孩子开来一列“故事小火车”。

2、激励性提问,引入探究性学习、讨论引导孩子们装上恰当的“车厢”,帮小兔想办法,再由小组长带领评价出什么样的办法最好。

3、自主、合作学习,讲清楚故事

①送上一段话,自己练习说完整第一幅图。

②指导看第二幅图,送重点词,联系说话。

③二人组合作,分角色练习说话第三幅图。

④接力火车,完整叙述故事。

4、赞赏性评价,培养儿童表达的自信心和健康的心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让我们一起来开故事会。“呜——”故事火车开来了!

1、 讲了谁的故事?

2、 关于小兔做什么的事情?

3、 仔细观察的孩子会发现,今天的故事火车少了什么?怎么办?

二、探究学习

1、第一幅图告诉我们小白兔遇到什么困难了?

2、第三幅图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3、那么聪明的孩子知道第二幅图上应该画什么?

4、小兔到底可以用那些办法把南瓜运回家呢?

5、哪种运南瓜的办法最好?说说为什么?(小组讨论、评价交流)

三、自主、合作学习将清楚故事

火车在孩子们的努力下装好了,这么漂亮的故事火车,让我们用完整、清楚的语言把它开起来。

1、仔细看第一幅图

①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②老师送给你一段话,看看对你说好这幅图的内容有帮助吗?

(秋天到了,地里的_________________成熟了!南瓜结得________________。小兔子想把南瓜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的大南瓜躺在地上,该怎么办呢?)

2、 仔细看第二幅图

①小白兔在想什么?它怎么做?

②老师送你几个词,用上这些词把第二幅图的内容讲清楚。(想、立、滚)

3、 看第三幅图,小白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兔妈妈的眼睛都瞪大,她会怎么说?小白兔会怎么回答呢?(分角色说好这幅图)

一年级《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运南瓜回家的办法。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教意识。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训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此处隐藏8365个字……观察,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兔一共拿来了50个果子,小刺猬扎走了10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还剩多少个果子?)

(2)谁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50-10=40,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吗?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50-10你是怎么计算的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A.摆小棒的方法:1捆小棒有10根,先摆5捆即50根,从5捆中拿走1捆,还剩4捆小棒,4捆小棒就是4个十,就是40根,所以50-10=40。

B.用计数器的方法:先在十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50,再从十位上拨去1个珠子,表示10,还剩4个珠子,表示40。所以50-10=40。

C.利用数的组成:50和10都是整十数,从5个十中减去1个十,剩4个十,也就是40。所以50-10=40。

(设计意图: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老师总结:

我们来一起看看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怎样的?(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差。)

(设计意图:认识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50-10你们会算了,那我换换数,你们还会算吗?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两个算式各部分的数都有什么特点?(两位数的个位数字都是零)像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整十数,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整十数的加减。下面我们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巩固练习。

1.P50-2题,你能看懂这幅图中藏着的数学问题,并解决他吗?

2.P50-1题,先说一说图意,再列出算式。

3.P50-4题,鸡妈妈可着急啦,她们在找什么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部分的安排,通过从简单到抽象,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和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掌握并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通过小兔子请客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你们都学会了吗?

五、课后作业。

P50-5题,这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编一个数学故事,让大家来解决里面的数学问题吗?这就是今天留给大家的作业。

板书设计: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30+20=50(个)50-10=40(个)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探讨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以及算法。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作以下的反思:

好的地方:

1、在揭示课题时我创设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直截了当地揭示课题,进而很快地开始本课的教学。

2、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找到了情境图与算式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接着抽象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算理探索算法。

3、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童话故事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在观察情境图时,看到小刺猬扎走了许多果子,他们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融入到了情境中,讲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学生注意力下降、身体疲劳时,我设计富有童趣的练习题,又一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把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素材,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懂礼貌的品德教育。一年级语文上册《dtnl》教学设计

一年级《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探究小兔运南瓜的方法,讨论、评选出最好的方法。

2.完整清楚地讲述《小兔运南瓜》的故事。

3.增强表达的自信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说出小白兔运南瓜的办法,能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蘑菇房子,那就是小兔的'家。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今天我去奶奶家看望奶奶,你在家帮妈妈做件事好吗?”小兔高兴地说:“好,好。”兔妈妈笑了,说:“乖孩子,你去咱们家南瓜地里摘一个南瓜回来吧。”兔妈妈走了,小兔来到了南瓜地里。(课件演示)她挑了一个最大的南瓜,可是怎么也搬不动。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来帮帮小兔,想办法把南瓜运回家好吗?

学生自由想象,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二、创设情境,交流小兔运南瓜的办法

师:现在老师就是兔妈妈,小朋友是聪明的小兔,小兔已经把南瓜顺利地运回了家。谁先来告诉妈妈你是怎么运回南瓜的?

在情境中“小兔”告诉“妈妈”运南瓜的方法,“妈妈”及时地进行鼓励。

三、课间游戏

(请你跟我这样做:一名学生做动作其余学生模仿。)

四、讨论: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

师总结各种方法,请小朋友独立思考自己认为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

学习小组讨论,要求人人都要发表见解,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师组织进行全班交流,认为同一种方法好的小朋友可以补充理由,鼓励有不同的看法。

五、课后延伸

师讲故事,大意是:小猴、小松鼠、小兔、小狐狸举行跑步比赛,他们手中都有一支雪糕,规则是:谁最先跑到终点并且手中的雪糕没有化,谁就是冠军。结果小松鼠获得了冠军。那么小松鼠是怎么做的呢?

六、课后作业

想办法,把想到的办法告诉好朋友,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小兔究竟怎样运南瓜,这幅图空缺,留给学生想象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鼓励他们想说就说,自由发表意见,积极辩论。具体的做法是:

一、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说故事、编故事,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展开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安静下来,也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

二、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式发问,让学生进入小兔子的角色。这个环节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使思维和说话能力得到提高。

三、在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刚想到的办法用笔写下来,这样不仅锻炼的了口语交际的能力,还趁热打铁,锻炼了写作的能力。

《一年级《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