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28 12:30:27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

1、 会认“玲”等8个生字,在课堂上会写“玲”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初步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1、小朋友们,大家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请你来说一说,我们一起帮你分担。

2、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烦恼,那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位新朋友,肯定会给你们带来欢乐的,她的名字叫玲玲。

让我们和她打个招呼,亲热地叫她一声,热情地喊她一次。

接下来,让我们认认真真地把她的名字写一写。

a、 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

b、 如果没有,让大家认真开老师写她的名字,然后再临写。

今天,这个玲玲她要告诉我们大家解决难题的魔法,这个魔法就在25课课文中,请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直到读通顺为止。

2、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的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3、 合作学习

a、 同桌合作学习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b、 出示课件,看大屏幕,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c、 将词语的拼音去掉,让学生练读,分组开火车读。

d、 去掉其他字,留下生字,让学生进行抢读。

三、词句结合,朗读感悟。

1、 自由读课文,分别划出带有这些字词的句子,并认真地读一读。

2、 交流

a、 请女同学读一读

b、 用动作体会“端详、满意地端详”

c、 指导朗读。

a、 请男同学读一读

b、 这时候,玲玲的心情肯定是怎么样的`?

c、 这时候,玲玲会想些什么?

d、 带着这种想法,这种心情再齐读句子。

a、 这时候,玲玲的心情怎么样了?

b、 带着这种感悟,自由读读这句子。

句子4:“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这是事情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a、 齐读

b、 尝试背诵

c、 生活中,你能想到这样的例子吗?

d、 带着自己对这句话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四、联系实际,渗透思想。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2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能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启发。

两课时

1、会认8个生字,会写5个字。

2、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主动识字的能力。

会认8个生字,会写5个字。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1、谈话激趣

(1)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生活中有许多不开心的事,但对待这些事的态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玲玲遇到了一件不开心的事,她是怎样把坏事变好事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语。平时可能在识字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都是由我牵着走的,因此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课堂气氛也很不好。所以这节课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教,自己学。我先让学生自学生字,再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识字游戏。没想到学生的能力远远超出我的预料。什么猜字谜、编儿歌、编故事,教得有模有样。学的同学因为看到是同学当老师,很有亲切感,个个是兴趣盎然。而我自己就在一旁略加提点,非常轻松。所以新课程一再指出课堂要在老师主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有了自主投入,学习效果就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自然老师学生都轻松。多一点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去备课,也许教学设计会很不一样。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3

《玲玲的画》是一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文章。故事描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从而引出本文的观点——“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通过本文的学习,意在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就是这样,要乐观,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采用多种方法教生字,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注意生字中的后鼻韵母。

2、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3、随文理解“端详”的意思及爸爸最后说的话蕴涵的道理。

学习准备:自制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2、谈话激趣:

师: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画画时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识字

1、自读,提醒学生注意看准字、读准音,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本课生词,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请小老师领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3、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4、再读课文,巩固识字:现在咱们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读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能比刚才读的更好。

三、指导朗读,深入领悟

1、课件出示玲玲的画:你觉得她画的怎么样?

2、玲玲是怎么看这幅画的呢?(生答,随机板书:满意地端详)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怎样才是端详呢?(学生根据理解自己进行“端详”,师适时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3、师: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玲玲睡觉了!请大家读一读2、3两个自然段。(自读、指名读)

4、过渡:就在玲玲快去睡觉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请小朋友们读一读4—10自然段,想一想在这部分课文中,有你读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自读、思考)

5、交流,预设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玲玲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2)玲玲为什么说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3)爸爸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这些问题,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读书,自己就能读懂。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6、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的问题。

7、集体交流:

(1)玲玲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你能从哪儿读懂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被弄脏的图画:想一想,此时玲玲在想些什么?(指导读好4—6自然段。)

师:对于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谁把有关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课件出示修改后的图画:你们看到了什么?玲玲现在怎么样了?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玲玲此时的心情?(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2)师:看到玲玲很满意,爸爸怎么样?他可能说些什么?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做?(随机出示文中插图,观察图画。)课件出示爸爸的话,指名读,比赛读,同桌互读。

师:你们怎么理解爸爸说的这句话?(生自由发表意见,师总结。)

(4)随机指导这句话中生字的书写:糟、肯

引导: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仿写,评写)

(5)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四、总结:

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坏事---动脑筋---好事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4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课

板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有顺序地观察说话。

这是谁画的画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板书课题:玲玲的画,学习生字玲。换偏旁记忆。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划出生字及生字所在的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

字音难点:玲、详、奖、脏(多音字)、筋、催。

字义重点:筋、奖的扩词。

字形重点:详换偏旁练习。完成练习三(比一比,组成词。)

3、同桌互相查字,练习第二题(词语连线。)

4、积累词语:收拾、满意、这时候、报纸、仔细、懒洋洋、来不及。

三、研读课文

(一)抓重点段

1、专心读课文,想想哪句话给你启发最大?

3、老师设疑:这里的坏事和好事各指什么呢?

(二)学习一到四段(坏事)

2、交流中相继理解“端详、催”。

3、如果你就是玲玲,你心里怎么想?

4、体会玲玲的不同心情,读好这四段话。

(三)学习第五到八段(好事)

1、那坏事怎么变成好事的?课文哪几段告诉我们?

3、练习朗读第八段。

(四)再学重点段

1、再读爸爸的话。

2、看到玲玲的坏事变成了好事,你觉得谁的功劳最大?

3、总结:生活中有些事情真有意思!只要肯动脑筋,积极思考,坏事往往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情也能办成。愿我们都来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记住爸爸的话,抄写爸爸的话,见课后练习。

5、(学有余力孩子可以写写自己想对玲玲、爸爸或自己说的几句心里话。)

(五)有感情地读全文。

四、巩固练习

练习过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练习四(把句子补充完整)

五、书写指导

重点指出:“肯、脑、筋”三个字中月的比例不同。

糟的米字旁捺变点,右边笔顺要注意。楼的米字一捺没有变点。

六、作业套餐

1、必做题:分角色有感情地读课文。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2、选做题:

a、在家中请父母亲讲一讲“动脑筋,坏事变好事”的事,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b、阅读课外书中“动脑筋,坏事变好事”的事,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如:《花的学校》中的《爱动脑筋的岳柱》)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5

一、了解学习目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玲玲的画》这篇文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要把课文读好。

二、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有几次对话?请你找一找,用笔画一画。

(1)请你试着读一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爸爸为什么催玲玲快点睡觉?应该怎样读?

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用动作体会“满意地端详”的意思)

(2)找出第二次对话读一读。

第二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叭的一下”和“哇地哭了起来”说明了什么?

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这就是玲玲听了爸爸的.话后,画的那只懒洋洋的小花狗,看着它,玲玲满意地笑了。玲玲为什么满意地笑了?(体会玲玲通过动脑筋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之情)

4、你认为爸爸说的哪些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出示第九自然段讨论)

5、师小结。

6、现在,你有心里话想对玲玲、玲玲爸爸或自己说吗?

三、积累词句,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下列词语,引导学生积累。

满意地端详仔细地看高兴的说

满意的笑了懒洋洋地趴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抄抄”并鼓励学生背下来。

3、拓展活动。

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否遇到过“坏事变好事”这样的事情。

坏事变成好事

肯动脑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不可能办成的事能办成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