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25 05:02:22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 ,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 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 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1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2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

4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7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 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 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捕捉文章重点信息;运用摘录法、圈划法,归纳、提炼文本重点信息,学会长文短读。

2、借助视像化、体验式朗读,感受萧红文字的独特魅力,体会侧面描写、借景抒情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初步体味萧红文字独特的“阳光味道”,激发进一步阅读萧红文字的兴趣与热情。

3、通过“眼中园——心中园——梦中园”的全新解读,建构自由明亮的儿童精神家园。

【预设流程】

板块一:浏览课文,鸟瞰园子

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通过速读、默读进行学习。

2、借助脚注,弄明白课文的来龙去脉;补充:《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传体小说;一般来说,自传体小说中的“我”指作者本人。

3、速读课文,寻找文中对园子直接描写的段落,并从这些段落中,找出关键词语,概括这是怎样的园子。

板块二:眼中之园,样样都有

1、交流第一段。这一段你圈出了哪几个字,来概括这个园子?

2、这园子里都有些什么呢?(学生圈划园子里的事物,交流)

3、课文开门见山就说“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可是读完整个第一段,不见作者对一朵花的具体描写。花在哪儿呢?(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从哪里读懂了这是个“大花园”。)

4、引导关注“满身带着金粉”、“满身绒毛”、“胖乎乎”、“园滚滚”、“小毛球”,思考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和“花园”有什么关系?(感受侧面描写的精妙)

板块三:心中之园,一切自由

1、这园子,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继续交流。

2、交流17自然段,摘录关键词词语,概括这个园子。

3、圈出自由之物。

4.、视像化朗读,感受园子里万事万物的自由(阅读策略之二)。

5、引导学生发现反复的写法;通过对比品读,研究“就”字所传递的率性、自由的味道。

6、这园子里,仅仅是这些事物是自由的吗?仿段练习。(练写——交流)

()了,就像()似的。

()愿意()就()。

7、深入思考:这园子里的花、鸟、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能告诉萧红自由吗?(不会)那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为了表达萧红心中的自由)

8、回读前文,想一想,萧红在这个园子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哪些事情?最能表现她的自由的你认为是哪一件事情?(自学——讨论——交流,师生提炼: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绑蚂蚱、浇水、睡觉……)

9、是啊,真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慈爱的爷爷,萧红在园子里才这样自由自在。(师生引读祖孙形影不离地生活在园子里的句子。)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仿句:祖父(),我()

10、小结,回应:作者写园子里一切事物的自由自在,其实是写自己心中的自由自在啊!这园子,是眼中“样样都有”的花园,也是心中“一切自由”的乐园啊!(板书:眼中园:样样都有;心中园:一切自由)

11、拓展阅读《我和祖父的`另一个世界》,感受萧红的童年生命的自由。

板块四:梦中之园:光芒四射

1、确实,这是一个无比自由的园子。让我们也一起到这个园子里去好好地玩玩吧。这里,一切都是自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生对话:

想栽花,就()

想种菜,就()

……

想睡觉,就()

2、疯够了,玩累了,让我们美美地躺在树阴下睡一觉吧!(模拟进入梦境)。

3、学生描述虚拟梦境。

4、介 ……此处隐藏28130个字……,不骂,反而笑——这是祖父对我的(宽容)

教我认谷子——祖父很有耐心

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的祖父。祖父很爱笑,文中几次写了祖父的笑?

是呀,(引读)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踢飞时,祖父笑了;

当我从祖父手抢手水水瓢,把水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

当我把韭菜割了,却留着狗尾巴草时,祖父笑了;

当我不听祖父的话,却去摘黄花瓜、追蜻蜓时,祖父笑了。

在祖父的笑声中饱含了对孙女的——爱啊!(板书:爱)

小结: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祖父的笑令萧红难忘,其实是祖父的爱让作者怀念啊。(完成心形板书)

让我们再次走进13小节去感受这份让萧红刻骨铭心的爱吧。

一切景语皆情语,心是自由的,看到的景物就是自由的;心若是快乐的,看到的一切景物就是快乐的,这就是借景抒情。萧红选择了典型的事例,用独特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5

第一课时

教学理念:从“乐园”到“家园”,品读萧红“心动神移”的童年记忆。

教学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

通过古今对比领悟作者童年的快乐和作者怀念祖父之情。

学情分析:本课文重点描述了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心理,容易引起学生共鸣,通过朗读,感悟文字的新鲜与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提炼词语,梳理文路

1、朗读导读页冰心先生的话,走进萧红“心动神移”的园子。

2、熟读三组词语,找到其中的妙处。

第一组词语:园子里有什么

第二组词语:在园子里干什么

第三组词语:园子里的快乐。

3、朗读段落,体会园子内的生命自由。

(1)这是一个“样样都有”的园子: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2)这是一个“色彩明亮”的园子:红的红,绿的绿,色彩明亮。

(3)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一切都活了……

(4)生:这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园子:玉米随意长,蝴蝶随意飞。

(5)这是一个“让人开心”的园子……

总结:祖父、园子、小萧红,是文章的三条线,构成童年画面。

二、品味画面,寻找诗意

1、出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吕岩的《牧童》、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让学生发现其实让人心动神移的不仅仅是人,更是物。

2、出示古诗,对应课文场景,感悟其中诗意美。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急走追(蜻蜓),飞入菜花无处寻。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回顾小结:童年的美好总是相通的,重叠的,总是那“心动神移”的一刻。

三、领悟关切,寻找祖父

1、走进课文,寻找祖父身影。

(1)我在园子里追蜻蜓

(2)我把狗尾草认成谷穗

(3)我不会用锄头铲地

(4)我在园子里胡闹浇菜

2、发挥想象,还有哪些作者没有写到的场景,u我把手弄破了……

u我的衣服湿了……

u我摘花,插在祖父的帽子上……

展开想象,描绘画面:祖父在做什么?

3、总结,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园子?

它不仅是个(出示)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的园子,更是一个有祖父陪伴、充满快乐、拥有童年回忆的'园子,是最让萧红“心动神移”的时刻。

4、最后请同学们再读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作业设计:请同学们摘抄课文中喜欢的段落,并和家人分享你喜欢的理由。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通过寻找词语、对比诗篇、想象画面,第一课时带学生们走进了萧红的幸福童年。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不难理解,萧红的童年正因有了祖父的爱,才如此美好。但《》并不是一篇单纯回忆童年、赞美亲情的文章,创作的背后,夹杂着萧红辛酸的人生经历。第二课时深度挖掘“祖父的园子”带给“我”的自由与快乐,顺势引出并对比萧红创作《呼兰河传》时的窘迫处境,凸显出“祖父的园子”不仅是萧红儿时的乐园,更是萧红成年后精神温暖的家园、心灵家园。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有画面感的句段。

2.体会文章生动的写法,品读萧红文章之美。

3.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与文章创作背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写作艺术手法(重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精神家园(难点)

【教学过程】

一、实景虚写:儿时乐园

1.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师:上节课同学们跟着老师游历了萧红《祖父的园子》,哪个时刻让你“心动神移”?

生朗读分享,师范读第16段。

体会本段表达的“自由”之情。本段“就”字出现了10次,这些“就”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

师生配乐朗读,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2.品味写法,领悟妙用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

对比两个句子,分享体会。对比“实景实写”与“实景虚写”。

小练习:用横线画出实写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虚写的部分。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二、哀情乐写:精神家园

1.走进萧红人生故事

拓展课后阅读链接,配乐范读,引出萧红的人生经历。

2.对比“乐园”领悟“家园”

试着写一写省略号内容。

祖父的园子里五彩缤纷,万物自由自在,而现在…… (时局动荡,民族危亡);

在祖父的园子里,小萧红可以随心所欲,时刻充满着开心和快乐,而现在 ……(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变故);

在祖父的园子里,有疼爱自己、关心自己的祖父,而现在……(半生尽遭白眼冷遇)。

总结:这个园子是萧红精神温暖的家园,是萧红心灵的家园。

三、尾声

1.分享书评。

2.观赏《黄金时代》电影片段。

3.推荐书目:《呼兰河传》和《文化名人速读》(张德芝 主编)。

【板书】

2 祖父的园子

儿时乐园

精神家园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