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25 05:02:24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1

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 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感觉效果不错。

重点:优化的思想——“同时”“节省时间”

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难点:规律的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

突破这个难点时,我把“力气” 都使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确实,在让学生认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此,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

“两张饼”“三张饼”的问题做为重点,让学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根据烙2、3、4……张饼所用的时间,学生很快会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数学广角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生活的机会,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但因为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比较难。我们老师应发掘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

四年级数学下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05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中,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在烙饼优化的过程中三张饼的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条件中只出示: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师问:“从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学生口答。

2、研究烙一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口答说想法。

3、研究烙两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口答说想法。

[设计意图:在烙三张饼前铺垫烙一张饼和两张饼的方法,利于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为新知的探究奠定基础。]

4、对比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为什么烙两张饼和烙一张饼所需要的时间相同呢?”

生口答可能有:烙1张饼时,锅里空出1个位置,烙两张饼时,锅里没有空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烙1张饼和烙2张饼的最短时间,旨在让学生明白“同时烙”的优势在于节省时间,从而为下一步的继续探究提供思维支撑。]

5、研究烙三张饼所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三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三个圆片代替三张饼来烙一烙,想一想。”

[设计意图:学生先自主尝试烙,不但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利于学生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为教师进一步调控课堂提供了依据。]

学生借助手中的圆片摆、思考、小组交流、汇报,可能有:先同时烙两张需6分钟,再烙1张需6分,6+6=12分。师对此启发引导:“第二次烙1张饼时锅里有空位置,这样会浪费时间,怎样才能做到每次都烙两个面,不让锅闲着?”学生再次摆、思考、交流,得到最节省时间的烙法。

学生先演示,师再示范摆。

小结并强调:每次总烙两张饼,别让锅闲着,这样最节省时间。

[设计意图:三张饼的最佳烙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重点问题重点处理,学生有了透彻清晰的理解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障碍。]

6、研究烙四——七张饼所需要的时间。

教师依次提出问题,生或口算或演示。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前面的学习方法的“扶”,四——七张饼的烙法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寻找规律

师:认真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可能有:除了一张饼,无论饼的'个数是双数还是单数,所需的时间都等于烙饼的张数*烙一面饼所需的时间。

8、点明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烙饼问题(板书课题)

在学生解释图意的基础上用投影整理出以下三条:

生1:每次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师:什么意思?

生2:一个饼的两面都要烙,烙一面需要花3分钟。

2.思考烙2个饼

那两张饼你准备怎么烙?请用手势说明一下。很好,在学数学时可以借助我们的身体和动作,来帮助我们思考。还有别的想法吗?

这时,来了一位顾客,他要买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把3张饼都交给顾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此处隐藏22468个字……哪个字?(错)同一天出生的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个妈妈生的,不是双胞胎,请问咋回事?(三胞胎)

设计意图:舒缓紧张气氛,活跃现场氛围,帮助学生思维“热身”。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

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

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

设计意图:老师进行自我开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拉进师生距离。从最简单的优化案例谈起,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空,为探究课堂中的问题打基础。通过逆向思维问题的直接对比,初步引发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深入解读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

(2)两面都要烙呢?设计意图: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引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张饼、1张饼、4张、6张、8张……张饼的最优烙法

1.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

(1)想一想,你会怎样烙?所用时间是多少?

(2)指名学生汇报(借助手直观演示),预设出现两种情况。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3分钟。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又需要3分钟,共6分钟。

(3)原因分析。预设:锅里面有空位,但是只烙一张饼,只有空着。

2.探索4张饼的烙法。

(1)同桌之间用手当饼,尝试验证。

(2)交流汇报:用老师的饼模型在黑板上演示,得出公认的结果。

3.全班分4组,分别探究烙6张、8张、10张、12张饼的最优方案。

(1)集体研讨。

(2)交流汇报,合情推理,得出结论。当要烙的饼的张数为双数时,最优化方案所用时间是饼的张数乘烙单面的时间。(板书)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会感觉到轻松得出结论。同时探索过程中的直观方法、模型思想为后面探究更难的烙3张饼问题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4.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1)猜测烙3张饼所需时间。学生自主尝试、合作交流。

(2)展示烙法,寻求最优方案。

(3)挑选至少两个小组分别汇报,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饼模型在黑板演示,同时呈现记录表。预设生成:第一种:12分钟、第二种:9分钟(4)对比发现3张饼的最优烙法。

5.小结:3张饼的最优烙法的原理。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是突破难点的核心环节。在前面探究较为简单的烙饼张数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活动经验,经历了猜想、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能更好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6.探究5张、7张、9张、11张饼的最优烙法。

(1)教师借助板书,引导学生利用前面烙饼的经验推理出烙单数张饼(不含1张)的最优烙法。

(2)学生小结。设计意图:当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就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张数是单数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最佳方法烙,这样最节省时间。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拓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所形成的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是推动学生后续学习数学最宝贵的财富。

三、练习巩固,提升应用

1.(例题中情境)如果有16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

2.(例题中情境)如果有23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

3.妈妈用一口平底锅煎鱼,每次只能放两条鱼,煎一条需要2分钟(正、反两面各需1分钟),煎7条鱼至少需要几分钟?

4.一口锅一次能同时烙3张饼,两面需要各烙3分钟,烙6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再次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完成巩固和应用。

四、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1.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2.拓展延伸。设疑:假如妈妈的这口锅再大一点,每次最多能烙3张饼,情况还跟两张饼的一样吗?附:用一口平底锅烙饼,每次可以烙3张饼,每面要烙1分钟。如果有4张饼,两面都要烙,至少需要多分钟?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进行更为深度的思考,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时空。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教学难点:合理的烙饼方法;规律的揭示。

教学关键:

三张饼的合理性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游戏。

2、揭题:

同学们吃过烙饼吗?知道怎么烙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信息。

2、讨论烙1张饼、2张饼,要用几分钟,怎么烙?

3、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①合作交流烙3张饼的方案,用圆片摆一摆,完成表格。

②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案,并上台演示。

③ 小结,师展示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

4、讨论烙4张、5张饼、、、、、、10张饼的.方法。

5、发现规律,总结烙法。

6、小结:

饼的张数×烙1面的时间=所用的最少时间(饼数>1)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帮助妈妈。

2、教材114页做一做第一题。

3、煎鸡蛋问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合理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老师希望大家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时间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