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幼儿教育随笔14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育随笔 篇11.破坏性的批评
当一个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家长进行破坏性的批评,因为做错一件事,导致对人的否定,会使孩子觉得太痛苦了。他会发现负责任等于痛苦。作为一个男人,如果他的潜意识里,负责任等于痛苦,那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丈夫;作为一个女人,如果她的`潜意识中,负责任等于痛苦,那么她怎么能照顾好她的孩子!破坏性的批评导致这些恶果,一切取决于你给孩子的神经连结。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对父母的批评是否对孩子成长有所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举出了一些使孩子产生痛苦连结和破坏性的话语:
使用难听的字眼——傻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废物!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跟你爹一样!
责难——叫你不要做,你还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还敢顶嘴!
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妈就不爱你了!滚出去!
央求——我求你看一会英语吧,儿子!
贿赂——只要你这次考100分,我就给你100块零花钱。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还要做大事,做梦去吧!
这些词语是那些热心的家长经常用的话。这样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僵,更会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放大,致于不可救药。
2.过分严厉,使孩子不敢负责,怕失败,怕惩罚
当我们过分严厉,并且出了错误后对孩子进行各种惩罚。
“你必须把车开出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次理必须考90分以上,否则就别再进这个家!”
“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妈妈就不活了!”
最后,当我们过分严厉,孩子不敢负责任了,因为他感觉负不起责任。
幼儿教育随笔 篇2记得小时候,摔碎过好几个碗,每一次都是被劈头盖脸的骂一顿,而且还会收到"这顿饭你就别吃了"的口头惩罚。有一次,小心翼翼的端着一碗汤往屋里走,生怕汤撒了,结果没有注意到脚下,连人带热汤还有碗,都重重的摔在地上。当时,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摔倒了,疼,需要妈妈帮忙,一方面害怕,害怕挨批评,害怕被骂。果然,妈妈来了之后,话语间全都是怎么又摔了碗,汤都没了,还吃什么等等的,而对于我是否安好,并未关心。
现在,很多妈妈会向我哭诉,说孩子又摔了碗,还不认错,以后得给他个不锈钢的专用碗等等。每次,我都会反问妈妈,当时的反应是怎样的?是孩子重要,还是碗重要,抑或是碗里的汤更重要?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个事件中,促进孩子的成长?
不摔碎,怎么会知道碗易碎?
只有亲身去经历过,才会有更多的体验,才会促进孩子进一步的探索,才会在碰到相似情景时,不再那么惊慌失措。当我们说玫瑰有刺,不能去碰的时候,孩子们是无法认识到的,那么漂亮的花,怎么会有刺?我们让孩子自己去摸一下,被扎到了,才会知道:哇,原来玫瑰是有刺的,不能随便乱摸。
孩子的情绪,比摔碎的碗更重要
很多孩子在做错了事情时,一方面会被自己所造成的错误事件而紧张、焦虑,但更多的是会很担心家长生气,害怕家长批评!打破碗的那一刻,一个完整的碗瞬间变的支离破碎的那一刻,孩子其实是很难过的,他不知道该怎样应对眼前的景象,他需要妈妈的支持与安慰,但此时,若收到的是责备、怒斥,那么,小小的`他,内心是何等难过呢?
遇见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安抚了孩子的情绪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去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引导孩子寻找避免犯同种错误的方法。摔了碗,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碗是容易破的,以后吃饭时,怎样才能尽量不把碗摔地上呢?再拿一个,让孩子试着去寻找其中的窍门。比如:碗放的往里面一点,一只手扶稳了,另一只手再动等等,小小的一只碗,换回解决问题的能力,岂不是更好?
信任,会是最大的成长动力
如果,你给了孩子一个永远都不会摔碎的碗,对于家长,你会省心很多,但对于孩子呢?他会失去继续锻炼的机会,他会认为爸爸妈妈不信任自己。以后做事情,会小心翼翼,会尽量不给家长添麻烦,他也会在碰壁之后,选择逃避,而非前进。如果,我们选择给他更多的机会,那么,孩子的心里会觉得"我能行",继而昂首向前。
一个摔碎的碗,会带给孩子更多的自信,也会瞬间瓦解所有的信任与自信,现在,你会选择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幼儿教育随笔 篇3过一个春节,大人、孩子都变得懒散了许多,总感觉还在节日期间,因此,我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放松了许多。可今天出早操的场面实在不入眼,队伍歪歪斜斜,小朋友的手脚都伸不直,动作全不到位,竟还有边做操边聊天的。暗示了多次,情况也没得到改观,看来是要整整班风了。出操完毕,我带着一肚子的怒气回到班上,“砰”的猛一拍桌子,把自己的手都给拍疼了,班上顿时鸦雀无声,再把眼睛一瞪:“你们自己说说看,刘老师为什么发脾气?”“因为我们做操不认真。”有几个小小的声音缓缓地答到。“哦,你们倒是不笨,都蛮聪明的,还知道是因为做操不认真啊?看来,你们是故意要让刘老师生气的?”沉默……“别以为不做声我就会饶过你们,今天集体受罚。”我今儿不知哪来的火,真是一点客气都不讲:“别人是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你们今天是哪儿错了,哪儿改正。”在教室里重新整过队,“一二三四”的让他们练操,一个人的动作不到位,全班小朋友一起挺着,不许任何人有松懈。慢慢的,有人坚持不住了,噘着嘴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瞅着我,仿佛在说:老师,我错了。看着他们认错的眼神,我的心“忽”的就软了,再回想一下刚才的`情形,自己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哪像老师哦,整个一母老虎。若天天如此,别说小朋友,自己都会吃不消。这么一想,气马上就消了,赶紧捏捏自己的脸,扯出一张眯眯的笑脸,心里想:还是保持和蔼可亲的形象吧,这样才会比较招人爱。
唉,要做个时时刻刻都温柔可亲的好老师还真不易哦!
幼儿教育随笔 篇4离园时,在门囗等待已久的家长,随着保安人员把大门敞开,教师拿到家长手中的接送卡,孩子们安安全全的让家长接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是在这种情景下结束了自己紧张而忙碌的一天。
一天没见到孩子的家长,心里总觉得特别的想念,总想把积攒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诉小宝贝们。你看,一见面又是亲又是抱的,小宝宝们也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尽情的欢笑。有的孩子趁机向父母撒娇,要这要那,多数是买口香糖、水果冻等之类的小食品,还有让爷爷奶奶买玩具的。每位家长也豪不各 ……此处隐藏2494个字……信。经验是慢慢积累的,教学方法是从经验中一点点总结的,常反思,常总结,有一套适合自己和孩子们的教育方法,才能从教学中成长,从日积月累中慢慢蜕变。
记得是一位游小的青年优秀教师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再加上凡事做好准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探索和实践。我想,我们的能力一定可以不断提高。
新手老师上岗了,有冲劲和热情是一定的,即使受了打击也不会气馁。我们有梦想,知道越挫越勇才能成功。我希望今后的自己可以将这份热情和执着一直保持下去,也希望成为我的动力的,是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和快乐的发展。如果有幸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那么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就是对于我最大的欣慰。
幼儿教育随笔 篇10下午,区角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跑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去。有的去搬家家,有的去看图书,还有得玩棋子......
一会,文超小朋友跑来告状:“老师坤坤把小汽车拆坏了。”我急忙走过去,看到坤坤把一辆小汽车拆开了,我本想大声训斥他一番,但看到坤坤害怕的样子,我就蹲下问坤坤:“坤坤你为什么把小汽车拆坏了?”坤坤小声的说:“老师,我没有故意拆坏小汽车,我想拆开小汽车看看,里面有什么它为什么会跑,会发出声音!”听到这里,我高兴地把坤坤搂在怀里,夸他是个聪明的好孩子。
我为自己刚才没有发火而感到庆幸。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而另一方面我又告诉幼儿以后不要乱拆玩具,有什么问题可以问老师,老师会和小朋友一起讨论解决,自己拆装玩具很危险,会弄伤自己。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应儿童的求知欲。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小汽车拆开是为了看看它里面有什么,为什么会发出嘀嘀的声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对孩子要正面引导。
幼儿教育随笔 篇11根据主题教育内容,我和孩子们在种植角里种下了大豆,孩子们特别关心大豆的发芽情况。华华问:“老师,种子什么时候发芽?”我说:“种子大概四五天以后吧。”
五天以后,华华一进教室就对大家说:“种子发芽了。”他边说边张开了小手,原来他的手里是一棵刚刚发芽的大豆苗。这时,孩子们纷纷围了上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见解,有的说,你会把小苗苗弄死的;有的说,呀!真的发芽了;有的说,还有两片小叶呢。看到孩子们兴趣十足,我没有责怪华华。而是惊讶地说:“我刚才怎么没看见?”华华得意的说:“你当然看不见,我是从土里把它挖出来的。”“你把它挖出来它还会活吗?”这时,孩子们也好像一下子反应了过来:“对呀华华,你会把它弄死的`。”华华听孩子们这么一说,急得哭了起来:“老师,怎么办?你快帮我想办法。”我说:“那我们就把它再埋到土里,如果他长出新叶子,就表示它活了。”我和小朋友们又把小苗埋到了土里,还为他浇了水。
又过了两天,华华高兴的叫小朋友们去看:“小苗活了,他长出新叶子了。”这一次,他没有挖出来,而是教小朋友自己去看。这说明,华华通过试误提高了认识,获得了相关的经验。
幼儿教育随笔 篇12经过半个学期的训练,孩子们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
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们在家娇生惯养,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一直以来都是我亲手为每个孩子穿戴外套。每到离园时我就忙得不可开交。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于是,我要开始锻炼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在学穿脱外套时,我从简单的儿歌开始入手。先想办法激发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愿望。能力强的孩子练习几遍后就掌握了穿外套的'方法。能力稍差的孩子平时在教他们时,总是先帮他穿上一个袖管。另一个袖管留给他自己穿。当他胜利完成时。就竖起大拇指给予他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反复几次后,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学会了。当孩子自己穿好外套后,会主动让你看他自己穿好的衣服。这时,我会趁机拥抱一下告诉他:“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以强化他。我能自己穿衣服的意识。
由此可见,只要家长和老师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他一定会给你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幼儿教育随笔 篇13在活动时,是不是总有几个宝宝爱捣乱,你要求折纸,他却在撕纸;上课哨声响起,多数孩子往教室跑,却有依然在滑梯上玩耍,上课你在大声讲,底下就有小声。
亲爱的同行们,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那你会怎样做?我想你也经常会大声喝止,来表达你对他们这种行为的'不满,发泄你心中的怒火吧?可你同样会发现,这样收效甚微,甚至愈演愈烈。
“怎么办?”你会经常想解决方法吧,可我们静下心来想,为什么要想办法解决,因为我们把它们看成了“问题”。你再细想,这些也只不过是孩子正常表现而已,孩子的性格特点就是爱动,乐于尝试新事物。你想让他剪出某样东西,他也许想撕出,你要硬生生遏制住,岂不是把他的想象力、创造力扼杀了吗?当然也有孩子是故意而为之,你会很生气吧?可我们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吗?去年暑假学习时,记得有位园长讲“他们(孩子)是小孩,我们是成年人大人,何必和他们生气、较真?”
是啊,我们每天会面对孩子犯的各种“问题”,偶尔做一些有违常理的事情,我们何不一笑而过,而不是因为他们晚回了教室,而守着其他孩子的面训斥,自己还气得不得了。只要不是经常犯的错误,我们需提醒·教导外,对孩子偶尔犯的小错误,我们无需过分计较,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
幼儿教育随笔 篇14幼儿园教师面对几十名孩子,对每一个孩子是不是给予平等的爱,这是很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的。说实话理论上说喜欢没一个孩子,但事实上爱的程度又说不同。这种爱孩子不真诚不平等是极不应该的。我遇到过这样一件事请才是我醒悟过来。
我班有个幼儿特别脏,孩子们都不愿意和他玩了。他也爱到老师面前告状,我也嫌他事多,心里总不喜欢天,然而处于职业道德的约束,我不能让小朋友看出我不喜欢他,我还向全班小朋友讲过,都要跟他玩。虽然这样讲过。每当她走进教室,要坐到座位上去时,总有几个小朋友要拦住他,不让他坐,结果他就告状,我也就只好草草批评几句那几个孩子了事。
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都围住了我,有的搂住我的.腿,有的拉住我的衣服。他也欢欢喜喜的跑了过来,拉住我的手。这次为了不让其他孩子看出我不喜欢他,就假装喜欢他,也拉住了她的手,还兜了一圈,他感到特别愉快。小朋友看我拉她的手i,也过来拉她的手和他玩了。第二天,他妈妈对我说;刘老师昨天孩子回到家非常高兴,贴着我的耳朵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刘老师可喜欢我了,他还拉我的手了,我听完家长的话,我的脸热辣辣的,孩子那抹纯真,我却在家装喜欢他,想到这里我羞愧的无地自容,禁不住一把拥抱住她,把脸紧紧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
当天夜里,我失眠了。从内心深处检查了平时自己的不真诚,和偏爱孩子的行为,看到了作为一名老师某些动作、眼神、对孩子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从此我对每个孩子都赋予一样的真情,一样的爱。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