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锦集(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教育随笔11、好心做了错事
观察小金鱼是我们班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这天早上,祺祺突然跑到我的跟前慌张的说“老师,老师我们的小鱼死了一条。”我带着满腹的疑惑,立刻来到现场,这时孩子们正围着鱼缸在纷纷议论,刘梓辰连忙用手比划着一边说道:“是李子涵弄的,我看到他把手伸到鱼缸里边,把小鱼给捏死了”“对,就是他”金垚急忙的说。这是只见旁边的子涵低着头,撅着嘴,困惑的看着鱼缸,看到子涵的神情,我连忙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急忙走到子涵的跟前拉起他的手问道“是不是你做的,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是个诚实的孩子,快告诉大家吧!”这时只见子涵“哇——”的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道:“我刚才看到小鱼被石头压住了,我想把金鱼救出来,所以——”子涵哽咽的说不出话来。听完子涵的话,我连忙说“金鱼遇到困难了,你可以通知大家,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不一定要用手去把金鱼抓就出来,如果手用力过大,就会把金鱼给捏死的,对吗?”听完我的话,子涵使劲的点了点头。看到身旁孩子们生气目光而又疑惑的表情时,我连忙解释“其实子涵是想做好事的,可不小心变成了错事,我们大家就原谅他吧,以后我们要多多学习怎样养金鱼,好吗?”听完我的话,孩子们脸上顿时露出了宽容的笑意。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在对待孩子做事时,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出发点,理解孩子的用心做事,给予原谅,给予宽容,换一种心情对待孩子的错误,也是我们对孩子们爱的一种方式。
2、感受童真享受幸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每天和孩子们在朝夕相处中发生的事情也特别多,有许多都已淡忘,唯独这两件事让我久久难忘……
有一天我上主班,在上完两节课后,孩子们围着我说个不停,刘梓辰拉着我的手说:“宋老师,我和你说说过年的时候我们是怎么过的吧?”“好啊!”我随口一说,刘梓辰打开了话匣,说个不停,可是这时我却特别想上厕所,我忙打断他:“对不起刘梓辰,我想上厕所,回来后你再接着说,好吗?”“好吧!”梓辰认真地说。就在我关上厕所门时,刘梓辰还趴在门底下的洞口处喊:“宋老师,你拿纸了吗?我给你撕了一块。”我哈哈大笑:“谢谢,我有!”他这才回到了教室。在一个周六上午,我们进行了我们班的“每周一折”活动,当孩子们在吃桔子时,我还在一边忙碌,把他们的作品穿在一起,装点我们的教室,就在这时王浩林拿着半块桔子往我的嘴里塞:“宋老师,你也吃一块吧!”我一边干活一边微笑着对他说:“谢谢你,儿子!”林林不好意思地笑了,结果很多孩子响应他都往我嘴里塞桔子,我连忙说:“谢谢,老师不吃,你们赶快吃吧!”这两件小事一直影响着我的情绪,这种幸福的感觉始终萦绕在我的身边,在家中、在幼儿园我屡次提到他俩,当夜深人静时,我也在想:为什么这两个孩子这么善解人意?其实这俩孩子是非常调皮的,平时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提醒,有时还得批评。看来再调皮的孩子也有他最可爱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批评过后要鼓励和肯定,并给他指明方向,让他们知道老师是非常喜欢他们的,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先抑后扬的方式,让他俩在肯定中提升了自我,所以和老师的关系会越走越近。
小小的孩子有着丰富的自我世界,恰似一张张五彩缤纷的画,等着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添画、去涂色、去描绘。我们幼儿园老师应该像细雨润物一般,走进孩子的世界,去体验孩子的感受,为孩子的需要、为孩子的成长寻根问源。
3、正确认识孩子吮吸手指行为
最近我们班孩子有吮吸手指的,总觉得这是一个坏毛病、坏习惯,就会很严厉的说他们,今天看了《幼教园地》上的一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其实孩子吮吸手指时有很多原因的,看他是否缺少感兴趣的玩具?最近有没有令他不安的事情?他在幼儿园是否碰到麻烦的事情?他是不是与好朋友分开了?家中是否发生了大的变化?大人陪他的时间是否比以前减少了?大人之间是否有冲突?大人是否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等等。只有找到了根源,才能让孩子轻松愉快的成长。书上还提了一些建议:
1、丰富孩子的生活。多和孩子做游戏,多陪他玩,多和孩子聊天,多带孩子到自然界走走。
2、不要吓唬小孩。
3、给还创造一个温馨、愉快的生活环境。只要我们努力,随着孩子心理的日益轻松,相信孩子的吮吸手指行为习惯一定会逐渐的消失。
4、走进童心世界
跨进了幼儿园的大门,来到这如诗如画的童心世界。看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听到孩子们甜甜的叫我“老师”,我的心情无比欣喜。
然而,面对孩子玩具仍满地,还要发脾气的情景,面对刚刚入园哭闹不止,又打又踢的孩子,我却束手无策。于是,我努力调整自己,迅速和孩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当我兴致勃勃地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却有孩子尿湿了裤子,我收起责备的话语,为孩子换上干净的衣裤。孩子们不会画画,那就从只画圆圈画起……当我发现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能做简单的游戏,能画圆圆的太阳时,那丝丝缕缕的甜蜜,不知不觉中,已经渗进了我的心底。
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我却觉得自己变小了。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孩子们一起在花丛中看蝴蝶翩翩起舞,听蜜蜂嗡翁采蜜。炎炎的夏季,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蚂蚁搬家,感受夏天的雷雨。凉爽的秋天,我和孩子们一起捡树叶,做粘贴。寒冷的冬季,我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我爱孩子们的聪明伶俐,爱孩子们的憨厚质朴,更爱他们的无忧无虑。我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我。曾经,我教孩子们唱歌,唱哑了嗓子,有个孩子从家里为我带来一片“金嗓子”。曾经,有个孩子回老家,特意从杏树上为我摘来几个杏子。曾经,有个孩子,看到我中午值班总吃泡面,而去向妈妈要两块钱,说要请老师吃饭……
走进童心世界,我感到一种甜蜜的温馨,就像月下飘来的悠悠的琴声,弥散在我的耳边。像远处淡淡袭来的茉莉花香,浸润着我的心田。
我珍惜每一个孩子的微笑,我珍惜每一个孩子的问好,我珍惜孩子们期待的神情,我珍惜孩子们急切的盼望,我珍惜讲台上那神圣的时刻,我珍惜游戏时那欢乐时光,这是孩子们给我的纯洁的馈赠,这是孩子们对我的心的呼唤。
我将永远在这如诗如画的童心世界里耕耘,直到皱纹爬满我的脸颊,岁月漂白了我乌黑的头发。
5、给我一个拥抱!
子荷有两天没来上幼儿园了,妈妈说早上起来哭得厉害,怎么都不愿意,我们也一直在找原因,可是想来想去在幼儿园也没有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啊。苦恼……
今天早上孩子们开始吃饭了,子荷还没有来,今天肯定又不来了,我这样想着,门突然开了,子荷妈妈进来了,可是没见宝宝,我刚要问,子荷从妈妈身后跑出来,嘴里喊着韩老师向我跑过来,我赶紧张开双臂,跟子荷来 ……此处隐藏7662个字……“打架”现象,我们总是不断的在给孩子们提供“自由”,可是,如果出现“安全事故”,试问,家长们还愿意相信我们吗?您还愿意把您的孩子交到我们手上吗?
当然,并不是说就此放弃孩子应有的“自由”,只是,他们仍然需要老师的引导,理想的状态,需要时间来磨合!
幼儿教育随笔12春天干燥,孩子们更加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早上入园时,个别家长来到我面前说:“老师,麻烦你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下午离园时,也有些家长一接到孩子,就问孩子今天喝水没?可是有些孩子平时不爱喝水,只有等到很渴的时候,才想起来喝,其实,我们平时经常提醒孩子们多喝水,并且一个上午就提醒四五次。但这个提醒的作用不是很大,我悄悄地观察了几天孩子们喝水的情况:如果老师不盯着,孩子们就盛很少的水,而且喝很久很久。在幼儿园内,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保温桶,内盛温度适宜的温开水,每个孩子都会配备一个专用的、定期消毒的杯子,有的孩子说白开水不好喝没味道,也有的孩子说有种消毒过的味道。还有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自己的事情。一玩起来,什么都顾不得了。
孩子不喝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与本班老师商量,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喝水,知道渴了就主动喝水。也为了让孩子认识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良好的饮水习惯,所以安排了孩子定时喝水的.时间,如:早上来园要喝一杯水;集体教学后喝一杯水;早操户外活动后喝一杯水;午睡起后喝一杯水;游戏前喝一杯水;户外活动前喝一杯水;离园前喝一杯水等等,并让孩子知道和养成"自己渴了,会主动喝水。但有的孩子在定时喝水时每次都去喝少量的水,为了保证孩子的喝水量,教师就亲自把足够的水倒在孩子的杯里,刚开始由老师监督,孩子适应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监督,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自觉的行为。因为是小班所以孩子喝水时,要教育他不要玩水,以免水洒落在桌面上、地面上,要一口一口地喝,不要太急,不要说话。在培养孩子定时喝水习惯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培养他们随渴随喝的习惯。其实定时喝水未必能满足所有孩子对水的需求,如果他们能随渴随喝最好了。所以在孩子活动中、游戏中我们就针对性地提醒他们随渴随喝。
为落实这一计划,平时到了喝水时间,我们便做出很渴的样子说:"呀!今天玩得真高兴,我都出汗了,觉得很渴,你们谁觉得渴了告诉我,咱们一起去喝水。"孩子们似乎也感到渴了,不约而同地说"我也渴了""我也想喝水"我们再给孩子们以鼓励和肯定,相信我们班的孩子会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
幼儿教育随笔13最近一段时间小朋友们普遍存在一个乱拿乱放椅子和摔椅子的现象,为的是找一把相对比较新的椅子或者是有些幼儿想找到自己经常坐的那把椅子,但是找到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椅子摔在地上劈劈啪啪的声音和一片乱糟糟地椅子,特别是在来园和离园时,而且通过这几天的观察这个现象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最初的.个别幼儿,发展到现在很多幼儿都养成了这个不好的习惯。
回忆自己摔跤时的感受,很多幼儿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也让幼儿知道自己有时候摔椅子是件不好的习惯,当你去放椅子时也要放到老师指定的地方去;椅子的新旧无关紧要,如果你的小椅子的小脚在摇了或者是椅子上的钉头跑出来了,你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给你换一把;当你为了找寻自己的椅子时将别人的椅子进行挪动时,请你在找到自己椅子的同时也要将别人椅子放放好。另外,我们还将幼儿的小椅子用幼儿自己的序号编上了号,请幼儿在一日活动中需要放椅子的时候将自己的椅子放到自己的小柜子那边,方便幼儿在拿自己椅子时能快速找到。
幼儿教育随笔14自由活动课上,孩子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展开了活动,有画画的;有读书的;还有做角色游戏的;我在旁边观察他们,也随时做一些指导。这时,我听正在画画的子涵对瑞宁说:“瑞宁,那一天有两只老虎来到了我家,可吓死我了。”瑞宁说:“不可能,你在撒谎。”子涵还在坚持说:“我说的是真的,不骗你。”这时旁边的伊宁插话进来了:“是吗?你当时害怕了吗?你妈妈在哪里?”子涵说:“我妈妈去姥姥家了。”看得出来,这时,瑞宁根本不想信她的话,她拿询问的眼睛看了看我,我明白她是想让我制止这场谎言。我微笑着示意她不要说话。我们安静的听她们俩自编自演“老虎上门”的.惊人场面。于是子涵和伊宁好像进入了角色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下去,直到子涵说到她最后用棍子把老虎赶出去了,剧情才结束。听了这一段对白,有情节、有思想,顿时我对子涵的想象力所佩服,对伊宁的配合很惊讶。我顺势问了一句:“子涵,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你真的见过老虎吗?”没想到子涵莞尔一笑说:“没有,我哄着她们玩。”看着孩子天真的笑容,我没有生气。我也笑了,“子涵,你真棒!”我向子涵竖起了大拇指。虽然她在撒谎,反而我觉得她很可爱,她有这样的想象力,这样的组织文字能力,难道我还舍得去扣一顶撒谎的帽子吗?
我认为这正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假想的机会,让他们开发挖掘自己的语言潜能,有时善待孩子的谎言比揭穿谎言更有意义。
幼儿教育随笔15许多孩子喜欢打小报告来亲近老师,向同龄孩子彰显自己与老师的关系更好。其实这是幼儿吸引他人注意的行为,也是打击别人突出自己的做法,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孩子会日渐形成爱揭露别人缺点以满足自己的自负心理。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好预防工作。从孩子入园开始,老师必须尽可能的给与每个孩子大量个性化的关注与鼓励,让每个孩子都意识到在老师心中他是特别的、被爱的。我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为:
1、在小朋友中间引导他们表扬自己的同学,可以一天集中表扬一个同学,让每个小朋友都来说一下他的优点,他为其他同学做过那些事,以此来增加孩子之间的相亲相爱,一个月下来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表扬,获得了老师的关爱。
2、引导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帮助他人的小朋友一定的得到感谢与奖励,做错事情的孩子要学会道歉,受到委屈的孩子要得到安慰,旁观的孩子必须学会宽容而不是借题发挥。这些美德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养成的,老师要用直接的、形象的方式进行,例如发小红花,老师带头表扬。
3、对孩子打小报告的行为不予理睬。孩子的这些行为就是为了唤起老师的关注,如果老师给与过分的关心,下次就不只是一个孩子来打小报告了,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受关注的,“我说的话老师都相信”。对那些特别热衷于此事的孩子,老师必需及时加以适当的批评来规整孩子的言行。当然最好是与家长一起,学校家庭双方共同努力,跟孩子角色互换,让孩子体验被告状的心理感受,促使孩子认识的'自己的行为会带给他人伤害
3至6岁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在学校里对老师的依恋十分强烈,他们渴望成为世界的中心,自己的言语行动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成为老师心目中的乖宝宝,所以他们会极尽可能的表现自己,当寻不到合适的方法时,打小报告就成了一种沟通媒介,他们认为自己会因此增加在老师心目中的重要性。
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与生理需求,尽量做到公平做到对待每个孩子,给与他们展现自己的舞台。爱打小报告不是问题,其背后隐藏的信息才是关键,对此,我们老师一定要合适引导,帮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