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5-07-28 06:54:23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

在平日的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1

1.小说三要素:A人物 B情节 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 B对比法 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设问 G反复 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2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

2、与、其、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给;应当;你的)

3、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近牢告庙(一般属官)

4、负、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背;等到)

5、相:君臣相顾(相对)

6、至于:至于誓天断发(以至于)

7、抑: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

8、损:满招损,谦得益(损失)

9、逸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乐)

10、于: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从)

11、举:举天下之豪杰(所有的)

二、一词多义

1、与:

①与尔三矢(给)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吗)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替)

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给)

⑤原庄宗这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得之者,可以知之矣(和)

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辅助,结交)

2、归:

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秦以归梁(投靠,归顺)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也(投靠,返回)

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④若水之归下也(会聚)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回家)

3、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③以乱易整,不武(代替)

④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4、告:

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禀告,报告)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祭告)

三、词类活用

1、函:函梁君臣之首(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2、夜:一夫夜呼(名作状,在夜里)

3、东:仓皇东出(名作状,向东)

4、兴、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使动,使……兴盛;使……灭亡)

四、句式

1、盛以锦囊(介宾结构后置)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宾结构后置)

3、而告(之)以成功(省略句)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

五、难句翻译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译:国家兴与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译:推究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这种道理了。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译:庄宗后来用兵,就派一个一般属官用羊、猪各一头祭告祖庙,领取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它向前奔跑,等到胜利归来,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4、满招损,谦得益。

译:自满招来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译: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国家灭亡。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译:祸患常从微小的事积累起来,而才智勇气多被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扰。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3

《劝 学》

一、 通假字

1.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2.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5.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6.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

7.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通"苗")

8. 以君为长者,故不 ……此处隐藏4152个字……'那部分。②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纵情: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①古义:放纵情感。②今义:尽情)

3、以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①古义:"以之为"的省略,把它当作。②今义:认为)

4、虚心: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①古义:使心虚。②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六、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宾短语后置)

七、难句翻译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译:开始做得好的实在太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译: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4、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8

《项脊轩志》

一、多义词

1、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2、稍: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公家给的粮食)

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逐渐,渐渐)

余稍为修葺(稍微,略微)

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放)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4、去: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距离)

比去,以手阖门(离开)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除掉,去掉)

5、归: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回来)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

二、词类活用

1、雨泽下注(向下,名作状)

2、使不上漏(从上面,名作状)

3、东犬西吠(向西,名作状)

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名作动)

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名作状)

6、前辟四窗(从前面,名作状)

7、垣墙周庭(砌上垣墙,名作动)

8、执此以朝(上朝,名作动)

三、古今异义词

1、先大母(古义:去世的;今义:在前边)

2、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来)

3、凡再变矣(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又)

四、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2、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句)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9

一、通假字

1、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

2、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

二、多义词

1、阴: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

2、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

余始循以入(开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

3、望: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

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十五日)

4、坐: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坐在)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

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

5、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

三、词类活用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向西;向东。名作状)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照,名作动)

四、古今异义词

1、阳谷皆入汶(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今义:阳光,表面上)

2、至于泰安(古义:由"至"和"于"组成,到达。今义:表另提起一件事情)

3、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用语)

五、特殊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

2、余所不至也(判断句)

3、(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句)

4、多松,生(于)石罅(省略句)

5、余始循(之)以入(省略句)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篇10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

6、若不阙秦(缺)

二、古今异义(古/今)

1、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4、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5、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

6、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离开、距离/到达)

8、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4、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5、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6、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二)名词作状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

2、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3、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三)动词作名词

1、君亦无所害(害处)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四)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2、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五)形容词作动词

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六)一般动词的使动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