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05 18:06:26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扁鹊治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

2、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故事及其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及其寓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袭生病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医治)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是,就有人有病不承认,不医治,最后落得个可悲下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扁鹊治病》一文,看看那个有病不承认的人,最终得到了什么下场。

2、板书课题。

3、简介扁鹊。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生注意字音。

2、学习生字,勾画生字,指名读,提出难读、难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识记。

3、生自由读课文,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

1、诵读课文,了解课文所刻画的两个人物的形象如何。

生读后发言,师点拨。

(本文刻画了扁鹊和蔡桓公两个人物,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蔡桓公是个盲目自信,傲慢固执,讳疾忌医的国君,故事围绕“有病、无病”这一尖锐矛盾展开争论)

2、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了哪些话劝他应及时治疗?对于扁鹊的忠告,蔡桓公是怎样评价的?

(生讨论后归纳:从“站了一会儿”说明扁鹊作了仔细观察后才下的断言,而并非信口开河,而蔡桓公“毫不在意”,说明了他盲目自信。他后来对扁鹊的评价,又说明了他的无知和偏见)

3、扁鹊第二、三次见蔡桓公,均隔十天左右。他又说了些什么话劝蔡桓公,结果又如何?短短20天后,蔡桓公的病情有何变化?(由肌肤到肠胃)

4、当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公时,为什么掉头就跑?从这个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动作,间接看出蔡桓公病情已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联系上下文又可见扁鹊医术高明,诊断准确,机警)

5、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是什么下场?

前四次相见之隔为十来天,而这次只用了“五天后”?说明蔡桓公病情急骤恶化,扁鹊诊断准确,说明上文扁鹊见蔡桓公掉头就跑,实在是事出有因。最后,蔡桓公病死了,是故事发展的结果,也是蔡桓公讳疾忌医的必然恶果。

6、理解词语:讳疾忌医。

四、说说你从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附: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病情 扁鹊 蔡桓公

扁鹊治病 一见 病在皮肤 恐向体内发展 毫不在意

二见 病在皮肉之间 不治还会加深 不理睬

三见 病在肠胃 不治会更加严重 不高兴

四见 病在骨髓 掉头就跑 派人问

五天后 浑身疼痛 逃秦 病死 讳疾忌医

十分有害

(要正视缺点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帮助)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拜见”、“名医”等词语的意思。

2、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课文句子补充完整。

3、理解寓言的寓意DD防微杜渐。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阅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DD防微杜渐。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介绍名医,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天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

这是一位古代的医生,出示图像和名字,师:他是DD(生接:

扁鹊)来,我们一齐写他的名字。

(师板书:扁鹊;生书空)

2、你们明白扁鹊吗?对他有哪些了解?(指生说) 师: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老师也找了一些资料,看DD

3、课件出示人物简介:(指生读)

(1)扁鹊真名叫秦越人,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救死扶伤、药到病除、起死回生。他总结前人经验,创造的“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在几千年后的这天,还被中医沿用。

(2)泡泡出示望DD看气色;

闻DD嗅体味;问DD问病情;切DD把脉搏。

4、此刻,你对扁鹊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指生说)

早在2500多年以前,他就是家喻户晓的“名医”了。(板书:名医)

5、这位神医是怎样给人治病的呢?这天我们来学习关于他治病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难读的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这些词语你留意了吗?

3、反馈

(1)出示字词,师:读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扁鹊、蔡桓公

皮肤、皮肉、肠胃、骨髓

敷烫、几剂、汤药

第一组:这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板书:蔡桓公

(同学们留意到“蔡”字了吗?我们来写一写。)

点击出示:蔡桓公,姓田名午,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诸侯王。

第二组:都是身体的一部分;从外到内变化。

第三组:都与中医有关。

(比较:肠、烫、汤)

谁来读一读?教师适时纠正读音。

评价语:你们很能干,不但读得字正腔圆,还发现了规律。齐读。

(2)扁鹊和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点击课件

出示句式:

扁鹊_______________蔡桓公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鹊4次拜见蔡桓公,劝告蔡桓公并请求为他治病。蔡桓公却再三拒绝,以致小病酿成大病,最后无药可救。)

(补充板书:治病、拒绝)

三、抓住“名医”,感悟课文

(一)过渡:扁鹊是如何劝告蔡桓公的?从哪些地方可见他的确是一位名医呢?请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细细体会。

(二)依次出现“劝告”,体会扁鹊的特点。

a.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b.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 ……此处隐藏26715个字……的故事来告诉我们某种道理,让我们获得人生的智慧,更好地为人处事,这就是寓言的魅力。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出示寓言故事图片……)我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相信阅读之后你会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

四、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医术高明

蔡桓公讳疾忌医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9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②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词语: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同学们,请看屏幕,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它通常用来形容什么人?

今天就来认识一位神医,他的名字叫扁鹊——板书:扁鹊

2、交流扁鹊相关资料: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医,分别是扁鹊、华佗、李时珍和张仲景,其中扁鹊又是四大名医之首。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关于扁鹊的寓言故事,题目叫《扁鹊治病》(板书:治病)

二、通读课文,总体感知

1、纠正字音,自由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指名轮读,听的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概括主要内容: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呢?

三、品读句子,感悟人物

(一)认识扁鹊

1、扁鹊是怎样为蔡桓公治病的?默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板书:扁鹊)

2、指名说,课件出示治病过程。

3、出示四诊法

看来同学们都把治病的过程找出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扁鹊那时侯的人看病用的都是中医的手法,也就是望、闻、问、切。(课件出示四诊法)它是扁鹊创造出来的。望就是看气色,闻就是听声音,问就是问病情,切就是按脉搏。

4、(出示扁鹊治病的四个句子)我们来看一下(指着投影)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种方法呢?自己读读这些句子。

5、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点红:站了一会儿、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你的观察很仔细。是啊,望这种方法是最难的,扁鹊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本领可真是()(板书:医术高明)

6、我们再来看看扁鹊劝说蔡桓公的这几句话,你还发现什么?自由读读。

7、指名说(着急、担忧)

8、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导朗读(分三次逐次指导朗读,一个读好才到下一个读,最后齐读)

9、扁鹊为什么这么担心啊?指名说。

10、小结:医者父母心,可见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板书:医德高尚)

难怪书中说他是一位(名医)

(二)了解蔡桓公

1、可是这位名医最后有没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呢?那是怎么回事呢?

2、让我们看看扁鹊几次为蔡桓公治病时,蔡桓公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语句,划一划。

(板书:蔡桓公)

3、学习三次表现

①指名读第一次。(课件出示第一句)

想像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时表情是怎样的?(引导:所以你不以为然地说、毫不在意地说——)

②是啊,第一次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他。第二次呢?指名读(出示第二句)

看都不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说话,课文是怎样表达的?(没有理睬)

嘴巴不说,可心里怎么想呢?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指名说一个,读一次。

(引导:他很不高兴地说)

③这一次(指着课件扁鹊说的第三句话)蔡桓公又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读(出示第三句)(作为一国之君,扁鹊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三番四次说自己有病,这回蔡桓公可真生气了,他会对扁鹊说什么呢?)

(评价:大王龙颜大怒了,大发雷霆了)难怪吓得扁鹊连忙退了出来。是啊,大王是不好惹的'。

5、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整个治病的过程。我们分角色朗读,女生做扁鹊,男生做蔡桓公,读蔡桓公表现的句子,老师读旁白。(课件出示四次看病过程的对话)

三、桓公之死,追溯原因

1、这就是整个治病的过程,我们结合课文,帮扁鹊为蔡桓公建个病历。快速浏览课文,补充完整。(出示病历)

2、指名补充病历。相机指导书写。(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

烫:汤水用火一烧就烫了;上面一个汤,下面一个火就是(烫)

肠:肠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月字旁。扁鹊看出来蔡桓公的病已深入体内了;

汤:不过没关系,用中药加水熬成汁,服用这剂汤药依然可以治好。但是一旦深入骨髓,就(无能为力)了。

3、仔细观察病历,从这个病历中你发现了什么?(时间短)

4、明明是有药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究竟是要了蔡桓公的命?(课件出示:是要了蔡桓公的命。)

5、小组讨论,指名说

6、小结:我们发现了原来是蔡桓公的不听劝告和固执己见要了他的命。

(板书:不听劝告、固执己见)

四、穿越时空,体会寓意

1、面对这样一个蔡桓公,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在书本142页下面。

2、指名说,(学生说到小病不治成大病时)相机总结防微杜渐。

是呀,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不致于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

也就是《扁鹊治病》这则所蕴涵的道理。(指着防微杜渐)

五、结合生活,迁移运用

1、聪明的人会把学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学们,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能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

2、指名说

例如如果不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久而久之导致了近视眼。

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话,就会浪费学习时间,甚至导致一事无成。

有不高兴的事憋在心里如果不及时与人沟通消除的话,心中抑郁,导致自杀。

3、小结:对呀,结合寓言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迪和思考,看来你真的把课文读懂了。

六、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三人成虎》等等)。

2、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扁鹊治病》

板书设计:

29扁鹊治病

扁鹊蔡桓公

医术高明不听劝告

医德高尚固执己见

防微杜渐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