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燕子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环保意识、爱鸟意识。
【学习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有一件事始终让我们揪心,那就是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在这件事情的叙述中,有这样一些词语,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
2、出示:
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长途跋涉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3、师:请你自由读读这些词?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 、攀疑入境,缘词解情
全班交流,教师抓住重点句子、关键语句,指导朗读,进行语感训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1、(引入图,让生观察)师引:快速朗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描述这张照片的段落。齐读这段文字。
重点交流:(出示图片和句子)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儿也不在乎。
齐读。
说说贝蒂不在乎什么呀?
句式:贝蒂不在乎—— ,只在乎—— !
过渡:小贝蒂不在乎自己却在乎燕子。那么,在乎燕子的仅仅是小贝蒂吗?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理解“严寒”:
谁愿意来读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
理解“冒着、顶着、踏着”
(当学生说出“冒着、顶着、踏着”时出示上面句子,并把三个动词随机变色。)请你自由地读读这句话,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理解“纷纷”:
很多居民走出来,这居民当中都有谁呢?可能有……可能有……师总结后,让生把具体人物带入说。
理解:“四处寻找“:
都在哪些地方?在……在……(野外 山谷)
在深山、或是野外、或是在丛林里、或是在雪堆下,纷纷寻找燕子。这么多地方,容易找吗?年迈的老奶奶,体弱的大叔,幼小的孩子,在找时,会寒冷,会饥饿,也会疲劳,我们来读这个句子。
三、换位体验,写中悟情
1、师:同学们,其实每个人都不在乎一切困难,只在乎冻僵的燕子。在贝蒂的帮助下,在人们的`努力下,这些濒临死亡的燕子终于获救了,它们坐上了漂亮舒适的列车。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2、齐读。
3、师: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你听到了吗?它们仿佛在说些什么呢?请你拿出作业纸,把燕子们说的话写下来吧!
4、出示: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
5、学生自由写作,交流。
四、拓展文本,升华主旨
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1、可爱的燕子快乐地乘着幸福的列车驶向远方,这个远方会是在哪儿呢?有了这么多人对小燕子的在乎,我相信,年年春天,小燕子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2、结课。这个爱心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1990年的欧洲瑞士。当我们走出这列专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和动物不知演绎过多少这样感人的爱心故事。课文学到这儿就完了,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爱心大使史怀泽说过的一句话——(齐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燕子教学设计2一、设计理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题的大环境下去学:先通过导读课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再分别从4篇课文中体验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景,最后再通过单元总结课整体感悟,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省时高效。因为《燕子》是精读课文,因此教学中,要处处体现出精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品味,在精读中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三、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自学字词
1、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之中,激起学生自学生字生词的欲望。
2、板书课题《燕子》,指导书写“燕”字。
3、自读课文,勾勾画画,自学生字词。
4、交流汇报学习字词的情况。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字词的学习、掌握还需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字词的时间,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把字词学好学会。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二)设境激趣,读通课文
设立比赛的机制,鼓励学生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会字词,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很有必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课文,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品读感悟做好准备。)
(三)默读感悟,小组探究
1、老师引导学生由读通课文进入到下一个自读感悟的环节,提出要求,提示学生拿起笔,边读书边勾画边思考。
2、学生读完,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所得,互相启发,进一步探究。
(设计意图: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学习也是一样。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老师的引导去自读自悟,充分的思考,到学习课文的时候,他们就有话可说了。这就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且在不断的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四)教师小结学习情况,制造悬念,激发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欲望。
(第二课时)
(一)汇报收获,研读课文
1、过渡 ……此处隐藏31812个字……、总结
1读完全文,燕子给你总体印象是什么?、(活泼、机灵、可爱)
2读完全文,你能体会作者在描写之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赞美燕子,赞美充满活力的春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课外延伸,布置综合性学习
1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燕子。
2搜集并积累描写燕子的好词佳句。
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文章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重点写了与春天一同到来的燕子这一美丽形象。教学本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还要让学生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另外还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
1.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课前让学生观察图片,初步感受春天的美,燕子的美。上课过程中,图文结合,让学生深入感悟燕子的外形美,飞行美,停歇美,以及燕子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2.合适的情境创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伊始,播放歌曲《小燕子》,让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继续学习。学完全文的内容,课件展示明媚的春光下,燕子快乐飞行的画面,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3.注重朗读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会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燕子教学设计15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阅读文中,掌握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内容,了解文中是怎样一步步描写燕子的。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背诵文中。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
⑴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群山、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通过看图,知道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明确燕子与春天的关系。
⑵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
三、教学难点
通过美的语言,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课前准备
1.挂图、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
3.文中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燕子(看图学文)
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图。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燕子的情况?(燕子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我们这儿来。燕子的特点:翅膀很长,尾巴象张开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虫。)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仔细观察这幅图,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山、湖、稻田、桃花、柳树、燕子。)
2.请你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的景色。再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说说燕子的外形和燕子飞行、停歇的情形。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
⑴图画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有远山、小湖、稻田、粉红色的桃花、黄色柳丝、各种色彩鲜艳的花。⑵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近处的一只燕子横掠湖面,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平静的湖面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另一对燕子正越过湖面飞向柳树。有一只燕子已飞到高柳之下。远处有几对燕子停在电线上,远远看上去有几个小黑点。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使春天更加充满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们,春天显得更加美丽可爱。
三、初读文中,了解文中内容
1.自学文中。
⑴轻声朗读文中,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
⑵思考文中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燕子的?
2.指名分段朗读文中,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点;
第二段主要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第三段主要写飞行的燕子;
第四段主要写停歇的燕子。板书:外形、赶来、飞行、停歇。)
四、看图对照文中,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先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
五、指导朗读全文。
六、随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文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文中。
2.简述各段主要内容。
二、看图学文
1.看图学习第一段。
⑴看图,口述燕子的外形特点。
⑵指名读第一段后回答:文中从哪几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么顺序来描述的?(文中着重通过羽毛、翅膀、尾巴勾画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描述的。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⑶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美妙音响的乐音,踊跃地加入春天的大合唱。这几个词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倦时的形象。讨论中随时板书:落、痕、像……。)
⑶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听配乐朗读录音带,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学习有感情地读。)
1.这篇看图学文以燕子为中心,从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再写燕子飞行的情形,最后写到燕子停歇时的形象,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
2.用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齐读全文。
四、随堂练习。
背诵全文。
作业设计
1.将上下两排的'字,用“→”连成词。
悄 俏 消 峭 哨 稍 梢 捎
俊 壁 取 静 带 子 息 眉
2.填空:
⑴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⑵有的( )过( )的湖面,( )或( )偶尔(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 )开去。
⑶( )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 )细线,多么像( )啊。停着的燕子成了( ),谱出一支( )的赞歌。
⑷作者先观察燕子的______,接着观察_________,然后观察________,最后观察____________。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 )的羽毛 ( )地吹拂
( )的翅膀 ( )地掠过
( )的柳丝 ( )地荡漾
( )的春天 ( )地演奏
( )的燕子 ( )地敲打
( )的赞歌 ( )地编织
4*.仿照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抓住特点,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