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120xx年9月19日,我有幸听取了三位优秀数学教师的课,对于任教半年的我影响颇大,结合自己这半年来的从教经历,我有了以下收获和认识:
一、课前调动很重要;利用一些小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好选取一些与本课有关的题材,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走向课堂。
二、新课导入;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注重知识的迁移。要选择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情境或者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选取一些人文地理,生活中较关注的大事件与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三、合作探究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事先点题,让学生熟知基本要求,再将时间交给学生,允许他们独立思考后,进行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将学生探究结果选出代表性的方案进行展示,学生汇报,教师着重点评讲解,允许组间点评、补充、优化方案。让学生自己找到所需知识的探究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多感知、多感悟、多感受,如:可以让学生闭眼想象,进行联想,将情感融于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知识的重要性,产生努力学习的紧迫性。
五、巩固练习不可或缺;准备适量多样的带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新知,并应当有所提高。
六、最后,课堂小结必不可少;有学生分享收获、汇报学习成果,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呈现,学生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系统的显示课堂知识的重点内容,而且还可利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和Flash动画,更加传神而有效的吸引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八、注重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注意课堂气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学生本人来完成,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时刻提醒,而且要做必要的重复。
九、教师应当多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温暖,对学生严慈相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是对教师的真实写照。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无一不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妥善处理课上与课外出现的任何突发事件。
小学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23月25―26日我有幸到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参加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共观摩了全省各市区的11节小学数学优质课。这次学习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老师们讲的是各具特色,而且都充分体现了?“创新、自主、探索”的教学思想。无论是在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教学设计的新颖,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通过这次学习,我又增长了不少见识,积累了教学经验。可以说是受益颇多,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各有千秋。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这一点值得学习。例如唐登超老师用卡通人物猜立体图形的引入,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有的老师以比赛引入,还有的老师以欣赏自己家乡的美引入,欢迎同学们到家乡来做客,以此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铺好路。?
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深圳市龙岗区南湾沙塘布学校的唐登超老师的《认识长方体》这节课,在这节课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这节课,老师提供充分的学具,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三、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如惠州附属学校的陈妃霞老师“面的旋转”,课前让学生观看了港珠澳大桥的视频,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麦健华老师的微信抢红包,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学习活动令人难忘,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最后我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机会,我将积累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小学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3兴趣是人们追求知识,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就对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学者如何在教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怎样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呢?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激发学生在数学课中的听课兴趣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要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首先应从谈话语言入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用语言去打动学生;其次,应该设计悬念导入,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最后,可以运用提问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此处隐藏20173个字……/p>小学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19
2014年3月10日我在马头二中听了来自于育才中学刘xx老师的一节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听了这节课以及刘老师课后的分析与讲解,我的触动很大,感觉自己此次受益颇深。我的感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应当瞻前顾后
在刘老师的这节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教学中知识的主线。虽然是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却将前后的重要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也清楚的让学生意识到了本节知识的重要性。
2、教学应当来源于学生(关注学生)
刘老师的这节课是给马头二中的孩子们讲授的,师生之间很陌生,但是教学却将老师和同学紧紧的联系起来。刘老师讲解的题目来自于学生,解法来自于学生,每一个问题也来自于学生,感觉每一个问题都问得很自然,很妥帖。每一个问题都很有效,都在解决同学们的困惑。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在给同学们解决困难。而反过来想一想自己平时的教学,感觉是自己在唱独角戏,只是在想如何将这个知识点给学生讲清楚,如何让学生会用,用得好,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们的思考,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果他们独立去思考,会是什么程度,我采取怎样的教法会让他们想得更深,理解得更透彻,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更多地去关注我的每一个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备知识、备学生)。
3、数学思想很重要
数学思想是我平时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感觉它没那么重要,总是一带而过,认为学生会做题就可以了。但是在刘老师这节课中充分地显示了它的重要性,让我感到思想的渗透强于习题的练习。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中考时总是看着最后一道大题感觉无从下手,我感觉和平时数学思想的渗透有很大关系。
4、情感激励重于知识讲解
“爱因斯坦:这个世界用音乐来表现,用数学来概括。”刘老师一开始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学生的情绪马上就发生了变化,而坐在一旁的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第一次感到原来数学有这么大的作用。在后边的教学中“你可以编教材了”等这一类的鼓励性语句,在我的课堂上是没有出现过的,原来是可以这样鼓励学生的。经过刘老师的鼓励,我感觉学生们学习的劲头很足,感觉这节课过得很快。为什么自己的教学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我们每节课的情感激励都能达到刘老师的水平,那么我们的知识讲解将会很轻松,因为学生愿意学了,爱学了。
小学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203月25日至26日,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着不同的收获。作为其中一员的我,经过两天学习了11节优质课,现在来谈谈我的心得和体会。
1、这次学习主要学习了计算题和图形的优质课,我认为本次学习对我个人来说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因为我觉得在计算题的课堂上,老师想上得精彩是件不容易的事,而在场的老师却可以把枯燥的计算课程讲的栩栩如生,不仅充实了我对如何上好计算课的理论知识,更开拓了我的视野。同时,图形的课堂虽说相对没那么枯燥,但在场的老师却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2、都说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交给学生,但作为3年教龄的新老师的我,让“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总是不能很好地贯彻进课堂,但来自深圳市龙岗区南湾沙塘布学校的老师上的那一节《认识长方形》,让我感受颇深。他设计的.课程就是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习,边玩边学,课上留了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中让学生讲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合作和动手操作,整节课上到场下的老师满堂喝彩。这位老师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总之,通过这次优质课观摩活动我所获的教学心得,并反思我平时课堂教学的不足,让我的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小学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211、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如许末香老师讲解决问题知识时,选择的教学情境是本校做操时的方阵,多媒体一展示学生就很快从中获取到必须的数学信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些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自主探究,有效引导。
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俩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比如:许末香老师在讲方阵中几行几列时,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分行分列,小组合作,根据提供信息自主解决问题。汪正老师在寻找等式特点和寻找规律时也是让学生动手模仿等式,自主探究,提出猜想。教师凭借个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引导学生在亲自体会、亲自计算等数学活动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探索实践、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
3、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俩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汪正老师以小游戏活动导入新课。许末香老师以本校做操情境导入,两位老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生动形象贴切,引人入胜,激发兴趣。
4、教师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挈领的板书设计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观摩课,俩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他们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总之,“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听了俩位老师的课和专家的点评后,使我亲眼看到他们各自的教学艺术风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通过他们的课堂教学,让我直观的看到俩位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启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醒悟了一些在课改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此次听课,我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长处,看到了自己的短处。今后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完善教学艺术,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