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5-08-05 16:14:28
社会工作者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者考试试题及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者考试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会工作者考试试题及答案1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序为(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参考答案】B

2.下列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训练,知道什么是最佳服务方法,无需向服务对象说明

B.社会工作者如果认为披露服务对象个人信息和隐私有妨碍服务工作的话,可以不必事先取得服务对象同意

C.社会工作者在任何情况下应该对服务对象的信息保密

D.如果服务对象的决定可能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社会工作者不必恪守服务对象自决原则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A选项不正确;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B选项不正确;除非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C选项不正确。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理解知情同意原则的内容以及自我决定原则和保密原则的适用情境。

3.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 )

A.个人追求安全、舒适、免于恐俱

B.谋求自由与独立,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赞赏

C.充分展现潜能与天赋,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

D.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在所处的群体中占有一个位置与他人交流并得到关心与爱护

E.人们追求秩序与美感,展现人性中富有创造性的.一面

【参考答案】C

4.宿舍管理员发现小高多次将同学的书偷偷扔到垃圾箱里,希望社会工作者帮助小高。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适当的是( )。

A.告诉小高的班主任

B.告诉小高的家长

C.分析小高行为的成因

D.批评小高的行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按照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社会工作者应该对服务对象尊重与包容以及对服务对象保密。社会工作者可以和服务对象共同分享与服务内容有关的个人感受和经验,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并提供尽力解决问题的建议,但社会工作者不得直接或间接迫使服务对象接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同时,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可根据案例来理解尊重与保密原则的操作方式。

5.下列不属于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的是( )。

A.适应性

B.多样性

C.独特性

D.指向性

E.可控性

【参考答案】C

6.李某的丈夫今年因车祸突然去世,儿子2岁,平时李某上班时孩子无人照看。社会工作者小申协调李某所在社区的家政服务机构,解决了李某儿子的照管问题。小申提供的这项服务体现社会工作( )的目标。

A.解除危难

B.缓解困难

C.促进发展

D.促进公正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遇到诸多困难。一些困难比较严重,当事人应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本案例中,小申提供的帮助,解决了李某照管儿子的问题,正体现了这种目标。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可根据案例来理解缓解困难目标的含义。

7.社会工作者在分析服务对象的困难和问题成因时,既重视服务对象的个人原因,也重视社会原因。这种分析视角强调的是( )。

A.社会决定性

B.个人适应性

C.需要层次论

D.人在环境中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社会工作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之中”,认为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在现代社会,社会环境应该为人的正常生活、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而个人则有责任发挥自己的能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并为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样,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就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可根据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理解人在环境中的含义。

8.下列社会工作专业守则中,体现社会工作专业责任的是( )。

A.充实社会工作知识

B.恪守公私分明

C.公平服务社会大众

D.维护社会正义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综观各国(或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守则,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12项内容:

(1)尊重受助者利益;

(2)严守受助者秘密;

(3)公平服务大众;

(4) 重视同僚工作;

(5)恪守公私界限;

(6)维护社会正义;

(7)信守机构政策;

(8)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

(9)促进专业发展;

(10)约束不当行为;

(11)增进公共福利;

(12)共同执行守则。其中,充实社会工作知识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责任。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理解其中各内容分别体现了哪种方面的责任。

9.需要的社会性特征是指( )。

A.需要有自己的内容,既包含物质方面的,也包含精神方面的;既指向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也指向活动的 ……此处隐藏1160个字……救助对象的需要

43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ABC)。

A、为家庭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B、社会工作的对象—家庭C、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D、家庭工作的场所E、家庭工作的无知保障44、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基本系统包括(BCDE)。

A、评估系统B、改变媒介系统C服务对象系统D、目标系统E、行动系统

45、对于青少年生涯辅导来说,生涯规划是一项重要的辅导内容。青少年生涯规划的重点包括(ACDE)。

A、自我认识B、学业辅导C、认识工作世界D、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E、评估环境因素

三、填空题

46、妇女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生活环境。

47、在发展中国家,致残的主要原因有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发育缺陷等。

48、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本身就是在社会福利制度内的各种专业化的服务,是社会福利的发送渠道和实现环节。

49、根据个人与社会二因素的犯罪原因理论,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也应该从个人与社会两个角度入手。

50、优待是指国家、社会和群众对烈属,因公牺牲、病故的军人家属,在政治、经济上给予适当高于普通社会成员待遇的制度。

51、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

52、青少年的本质特征是其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疾病目标是激发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

53、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54、妇女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生活环境。

55、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

56、民政部门主管的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为退役士兵和军队离退休干部。

57、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项整合性的专业社会工作。

58、负责接案的工作者在面见服务对象之前要做好接案的资料准备工作。

59、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会有一些在生理、心理、智能、情绪或适应生活上遭遇到特殊困难的儿童。

60、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优抚对象老龄化状况也十分严重。

61、社会救助强调国家和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责任和义务。

62、社区减灾工作的重点是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

63、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工作中实施的社会工作实务,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潜在的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尽可能好的社会功能。

64、厌学症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模式。

65、学校个案工作主要是针对适应不良、遭遇重大挫折、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学生。

66、精神健康服务就是指那些促进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病的服务。

67、单一因果论认为,任何结果都能找到其唯一的原因。

68、接案面谈的过程是一个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的过程,也是一个收集服务对象资料以为服务提供事实根据的过程。接案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是预估的基础。

69、家庭寄养的服务对象是孤儿、弃儿或父母因故无法照顾的儿童。

70、优待是指国家、社会和群众对烈属,因公牺牲、病故的军人家属,在政治、经济上给予适当高于普通社会成员待遇的制度。

71、民政部门主管的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为退役士兵和军队离退休干部。

72、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都有不同的经历,每个人对待环境的变化,也都有不同的反应与调适方式。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每个青少年的不同情况制订个别化服务计划。

73、我国专门从事青少年工作的机构包括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74、单以出生日期为标准界定的年龄常被称为日历年龄。

75、贫困救助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领域。

76、社会救助的努力方向或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就业问题。

77、家庭沟通理论被普遍应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如夫妻关系调适、亲子沟通等。

78、行为偏差儿童是指在行为上脱离预定轨道,异于正常儿童的个体。

79、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格辅导,主要基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规律及基本特点。

80、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工作中实施的社会工作实务,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潜在的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尽可能好的社会功能。

81、多元因素决定论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看待个人和社会问题的一种角度。

82、家庭结构图也称家庭树或家庭图谱,是以图形来表示家庭中三代人之间关系的方法。

83、我国专门从事青少年工作的机构包括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84、身体方面的问题是老年人遇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许多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健康照顾。

85、妇女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生活环境。

86、有关资料表明,在致残原因中,一半以上是可以预防的。

87、矫正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福利服务有其法律上的依据。

88、社会工作者介入司法过程,自司法判决前的案件审理阶段就已经开始。

89、退伍安置社会工作涉及面广,需要民政部门主动与劳动、人事、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商安置的渠道和措施。

90、目前,我国专门从事青少年工作的机构包括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四、名词解释

91、社会康复

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92、抚恤

一般是指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

93、预估

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资料、理解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94、社会救助

是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保障的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95、评估

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96、老年社会工作

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

《社会工作者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