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继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继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雄气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黄继光在战役中的英勇表现,感悟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了解黄继光在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学习他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触动情感
1、以近期热播的红色影片导入课堂,激发学生情感。
2、播放上甘岭战役的相关介绍,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让学生直观感知,从而将学生自然而然带入到故事中去。
二、整体感知,读中感悟
1、课件展示阅读提示,明确本文的学习方法,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2、自读自悟,说说本文主要写了黄继光的什么英雄故事,进行简要概括。
3、结合视频资料,分析597。9高地在战役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体会黄继光临危受命,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品质。
三、把握精髓,以读为本
第一步、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心中初步定位黄继光的人物形象一“英勇顽强”。
第二步、静思默读,圈画出黄继光从请求任务到完成任务过程中,描写他语言和动作的词句,并在感动之处加以批注。
第三步、重点精读,指导学生朗读品悟描写黄继光动作、语言的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的英雄气概。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视频播放黄继光舍身堵枪口的画面,使学生在理性认知的前提下,感性认知得到充溢。
2、课件播放战争年代保家卫国的英雄先烈和和平年代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图片,增强学生对英雄这一形象的理解,使孩子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课件呈现诗歌《永恒》,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五、布置作业,落实情感
1、把黄继光的故事讲给家人或小朋友听。
2、准备一个英雄的故事,在班级故事会上讲。
《黄继光》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习认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伟大意义,体会英雄的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习英雄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
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意思。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黄继光在枪林弹火中顽强战斗的大无畏精神。给课文分段的依据,怎样分析段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简介时代背景及人物。
1、出示课题:黄继光。
2、介绍黄继光。
黄继光出生于贫民家庭,受尽阶级压迫。1950年加入民兵,第二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荣牺牲。后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决定给黄继光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称号,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3、介绍“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外国侵略军屐侵朝战争,并妄图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中国人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也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经过3年苦战,打退了美国侵略者及其帮凶军队,追使美帝国主义签订也《朝鲜停战协定》。
二、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
这篇课文写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1、字形难点:“暴”的下“水”,“规”的左“见”。
2、理解词义。
持续:延续不断。
黎明:天快要亮。
火力点:战斗中火力比较集中的地方。
匍匐:爬行。
挪动:慢慢地移动。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件伟大。
四、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分自然段读通课文。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思考课后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内容?
二讲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时候?上级下达也什么命令?
追问:你觉得任务怎样?
2、默读第十自然段,思考:进攻开始了,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情况怎样?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点理解当时情况危急:
(1)我军进攻屡次受挫。(敌人火力占凶猛地射击)
(2)时间紧迫。(4点多、黎明)
3、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哪位主要人物出现了,他做了什么?
(1)他对敌人是怎样的?
(2)请战时,他是怎样的?
(3)黄继光接受任务后是怎样进行战斗?
4、自学第三大段。
(1)提出自学要求:画出这两段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找出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词语。
(2)组织讨论句子。
“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有什么用?)
“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思考: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找出说明已身负重伤的词句,分析黄继光站起来的困难。)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伤得那么重,晕倒了!可他心中有个什么信念呢?)
(3)小结:这段主要写了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顽强作战。 ……此处隐藏8101个字……
a、英勇献身
(1)黄继光在完成任务时处境艰难,他是那样的顽强。
让学生抓住“匍匐→爬→站起→举起→晕倒→又站起→扑向→堵住”等词语,理出英雄的行动线索,黄继光的英雄形象清楚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体会到英雄多么顽强,多么勇敢。
出示句子: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2)读描写敌人子弹的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
出示句子: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蛇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3)组织讨论交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读中体会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达到“以读促知,以读促解”的目的。】
过渡:面对死亡,黄继光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为这次战斗铺平道路。那么他在主动请战时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b、主动请战
(1)思考:“愤怒”和“坚定”在文中表达了黄继光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投影: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战士们的突击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3)理解: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这是黄继光保证完成任务的誓言,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4)指导朗读:读出黄继光坚定的语气。
c、占领高地
对比句子:
(1)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2)战士们猛虎一样冲上去,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分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四、串联教材,迁移课外
1、补充材料,深情读文:
黄继光的事迹是十分感人的,他的壮烈牺牲的场面让人难忘。老师从课外书上还了解到:就在黄继光壮烈牺牲后,指导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黄继光那结实、坚强的身躯仍然扑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住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在中心火力点的前面,留下一条深深的10米长的血印。看到这一切,连长流出了热泪,所有人都流出了热泪,指导员抱起黄继光,紧紧地搂在怀里,失声痛哭。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黄继光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读出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充分表达心中感情的空间,课堂的亮点会在此环节的设置而生成,本文主题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身临其境,情感升华
假如你现在就站在黄继光烈士的墓前,想想过去,看看今天,你心里一定有好多的话要说。请你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使学生将蓄积于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将学生的情感再一次推向高潮。】
五、板书设计
黄继光
接受任务
英勇顽强主动请战爱国主义精神
不怕牺牲英勇献身国际主义精神
占领高地
【这样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结构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
《黄继光》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进行体会,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词语、课文;
2、感受黄继光为革命利益,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感受黄继光的光辉形象,理解其精神,注意几个重难点句子的理解。
教学难点:
感受黄继光的光辉形象,理解其精神,注意几个重难点句子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认识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献身的黄继光,让我们深情地呼唤英雄的名字——
2、在上节课的学习中,你觉得黄继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他?
3、这一课,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952年战火连天的上甘岭,感受英雄黄继光!
二、学习第二段
师述: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命令,要在黎明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那么在执行这个任务时,我军所面临的形势如何?黄继光的表现又怎样?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找到有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1、交流:
形势重点句:
a、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负伤的同志越来越多了.
b、如果不很快拿下这个火力点,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一夜奋战所夺取的山头就会全部丢失。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并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
黄继光的表现:
a、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好像要把满腔的仇恨向敌人喷射出去。他忽然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任务交给我!”
黄继光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指导朗读。
b、黄继光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生说体会。
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面对严峻的形势,黄继光坚决请战,带着战斗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念上了战场。在战场上,英雄的表现深深感动了我们。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段,找到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伤。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身体。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生说体会。
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挪动的`?
指导朗读。
2、啊!黄继光站起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生说体会
如果你就是黄继光的战友,亲眼目睹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时,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引读:当黄继光身上腿上都受了伤时——
当黄继光只能艰难地挪动自己的身体时——
当敌人的机枪一齐对准黄继光时——
3、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生说体会。
是什么力量驱使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引出四个“望着……”。
指导朗读。
四、升华
播放视频及感情朗读黄继光死后的一个故事,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黄继光说?
共同朗读小诗《永恒》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黄继光
挪动
请求任务站英勇献身
又站,扑,堵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