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碳中国》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零碳中国》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零碳中国》有感1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为《零碳中国》,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阿和的十岁小男孩。他热爱科学,动手能力强,但却有浪费资源的不良习惯。一天阿和意外的收到了一封邮件,是关于降低碳足迹的小游戏,就在他输了几盘想退出时,他又收到一封为CN2060的邀请函。充满好奇的阿和接受了邀请,他来到一栋神秘的大厦,在E博士的带领下参观了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等一系列的'减碳措施,并体验了一场以人类未来生存环境为主题的VR游戏。在回去的列车上,他在梦境中来到了2060年的中国,阿和在一对姐妹的带领下,见证了零碳技术对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等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重大改变。但仍有一些固守传统能源发展观念的地下组织制造混乱,阿和他们团结一致,成功地化解了这场潜在的环境危机。最后阿和带着“碳中和”未来的美好愿景,回到了自己的时代。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明白了地球上的资源以及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随着现代经济发展迅速,大量的工厂排出有毒气体,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让空气变得浑浊,雾霾越来越多。如今全球变暖,冰川开始融化,海平面也在慢慢升高。这不仅会让人类受到灾难,生活在冰川的动物们也捕食不到猎物,变得无家可归。或许只有当天空不在蔚蓝,空气不再清新,森林不再繁茂,人类才能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
而作为一名学生,要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不乱丢垃圾,不浪费水资源,不使用一次性制品,节约用电,绿色出行,爱护花草。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共同努力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最后我们要向阿和一样将“零碳计划”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一起节约资源,爱护环境!
读《零碳中国》有感2读了陈楸帆叔叔写的《零碳中国》,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20xx年的世界里,看到一个繁华与明净的绿城。
本文介绍了生活在20xx年的10岁中国少年小和,他热爱科学,动手能力强,但在生活中有着浪费资源的不良习惯。一天,他意外收到了一封名为“CN20xx”的邀请函,来到一栋神秘的大厦。在这里他参观了光伏发电,光热发电,新材料建筑等减碳措施,还体验了一场以人类未来生存环境为主题的VR游戏。在回家的路上他竟然穿越到了20xx年,在一对姐妹的带领下,小和见证了零碳技术对建筑、交通、农业、工业等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的重大改变,还协助了电子警察化解了一场环境危机。最终小和回到了自己的时代,决定带领亲友们一起开始零碳行动。
阿和回来后觉得自己饿了,便让妈妈带他去吃饭,妈妈同意后,正准备开汽车出去呢,小和说:“开车会污染大气的,改骑自行车去餐厅。”来到餐厅,服务员问他要不要一次性餐具时,小和摇了摇头说:“我要零碳行动,不要一次性的,我只要自己可以重复使用的餐具。”他的.零碳行为也感染着他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也深受启发。当今社会能源紧缺,浪费资源现象严重,人们的零碳意识薄弱,零碳行动迫在眉睫。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盏灯,一张纸做起,将零碳的理念牢记于心中,将零碳的习惯付诸于行动。参与零碳,你我同行,希望我们都能真正成为零碳生活的一员!
读《零碳中国》有感3想必大家一定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工程,它叫“碳中和”。
这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阿和的小男孩,他是一位零碳小战士,在穿越前他在一个可怕的游戏中把地球玩坏了。那个游戏其实是盖亚算法的初始状态。
在他穿越后,来到未来20xx年,他在列车上遇见了他未来的战友。他们是小青和小兰姐妹俩。小青和小兰是一对双胞胎,小青比小兰早几分钟出生,她俩就像从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眼睛旁边的痣、鼻尖上的雀斑都分分毫不差。但是除了长得很像,脾气、爱好、技能点都不一样。但是她俩配合的'非常好。
有一次黑金军团的无人机在老吴的农场里植入了电子系统病毒,让老吴的农业机器们开始伤害稻田,多亏了阿和他们才拯救了稻田。
他们还在那吃了素肉排,那种肉是用植物蛋白合成的,是可以减少碳足迹的食物。
后来他们去了湿地公园,黑金军团把他们的无人机做了改进,让无人机洒一种腐蚀性很强的液体。小青用最后的一个数字令牌在一块萤光苔藓打开一个新世界,他们能看见许多植物精灵,它们帮助了他们。
保护环境也是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减少碳排放,让地球变的更美好。
读《零碳中国》有感4随着“低碳生活”口号渗透到我们的学习生活,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科幻读物——《零碳中国》。
这本书的主角阿和与我同岁,虽然很聪明,但是却有着浪费资源的坏习惯。漫游书中,“我”与阿和一起见证了光伏发电、新材料建筑这些新能源减碳措施带给未来中国的重大变化。让我深感震撼地是在E博士以及他同事带领下,“我”与阿和见识到各种减碳科技,亲身体验了一次“未来X”实验室里神秘而又激烈的VR游戏。流连书中,我仿佛插上梦想的翅膀穿越到了2060年的未来中国,见证了“零碳技术”改变了建筑、交通、农业、工业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又似乎化身为阿和以及像他朋友一样的“小战士”,在与那些试图破坏“零碳中国”的地下组织的战斗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放下书本,我不禁思考:为什么阿和穿越的年份恰恰是38年后的2060年呢?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原来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全世界温室气体猛增,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系统带来了巨大破坏。我们中国为了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在2020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60年正是我国向全世界兑现“零碳中国”的重要时间。那个时候,美丽中国将向全世界展示我们在“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绿色革命中的贡献和成绩。作者陈楸帆正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碳中和时代背景下,采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通过此书向人们科普和低碳技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及新材料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倡导培育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我又想到我的爸爸妈妈从事的就是电力工作,他们也是“零碳中国”这个伟大目标的参与者之一。在阅读《零碳中国》的过程中,我也向他们请教了很多关于减碳的问题,爸爸告诉我:“碳达峰”就是在2030年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始逐渐回落,“碳中和”就是到206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爸爸妈妈和他的同事们现在正在加快马力建设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发电。之前我一直不明白爸爸妈妈的.工作为什么这么忙,经常出差、不能常常陪着我。原来他们一直在做着一项改变我们未来生活的伟大工作,当这项工作成功的时候,我们的天空将更加蔚蓝、空气将更加清新、 ……此处隐藏6916个字……调温度开的很低,也会导致全球温度的上升。
我们人类生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困难,如:海平面升高、臭氧层扩大,以及全球各种非正常的气候变化。记得去年云南大象“拖家带口”向北方迁徙的事件,听专家说是因为雨林植被破坏,食物缺乏,大象不得不转移生活场所。
书中告诉我们,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刻不容缓,文中提到了碳中和的目标,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要重视起来。第六次种族大灭绝不只是遥远的.科幻故事。当人类在空调房里清凉如秋的时候,南极却因持续的高温导致冰川融化,雪崩事故频发。北极熊濒临灭绝,正常的粮食产量将大幅度减少......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人类一直像现在这样,再过50年,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100年、150年以后呢?如果人类不管不顾未来,那么下一秒可能就是人类几千类文明的最后一秒。
爸爸每次都说,离开桌子关灯、随手关水龙头、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度,我还经常反驳他,我一直以为他只是想少交些水电费,哪知道这也是低碳生活的一种;妈妈常常去超市前总要带个帆布袋,说要装东西,我还想着超市都会有塑料袋的啊。其实,我们生活中就是随手可做的一件小事,都是在为实现碳中和的一件大事,比如我们少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用品,少乘电梯,少开汽车等等。
所以,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提倡低碳生活,做个环保小卫士,为我们的地球妈妈减轻负担,未来已来——低碳生活,我们在行动!
读《零碳中国》有感14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读书,使人目光远大;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读了《零碳中国》这本书。这是一部立足碳中和时代为背景的科幻小说,这本书采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勾勒了我们向零碳社会转型的全景图,科普低碳技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培育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浓浓的黑烟吐向天空;清清的河水渐渐流失,天空不再湛蓝,小河不再清澈,全球升温,海拔升高,重重危机,面对着人类。这些后果,是由于人类不断的浪费地球资源造成的,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我们应主动采取措施,拯救地球。
10岁的阿和热爱科学,动手能力强,但在生活中有浪费资源的不良习惯。在一个炎炎的夏日,当他惬意地享受着超低温空调时,却因为几个坏习惯被妈妈训斥,他躲进房间坐在电脑前,意外收到一封神秘邮件,是关于降低碳足迹的小游戏,在好奇和探索中,阿和来到一栋神秘的大厦,和蔼可亲的E博士热情地迎接了他,E博士却总是丢三落四,先是忘了帮阿和领通行证,然后又是坐错电梯,在E博士的“丢三落四”之下,阿和参观了光伏发电、光热发电、新材料建筑等减碳措施,阿和还在“未来X”实验室里经历了一场“眼镜”风波,并真切地体验到了虚拟物体和真实场景叠加在一起的神奇世界。
在回家的轻轨列车上,阿和在一场梦境之后竟然发现自己来到了2060年的中国,那是我国将实现碳中和的年份,阿和在一对姐妹的带领下,见证了零碳技术对建筑、交通、农业、工业等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重大改变,在他被这一切所有震撼的同时,黑金军团试图制造混乱,阿和与伙伴们团结起来化解了这场潜在的环境危机。最后,阿和带着“碳中和”未来美好愿景回到了自己的时代,将零碳行动计划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
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对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让我知道了保护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在日常居家的生活中,水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如洗衣服用过的水可以刷洗拖把,也可以冲厕所、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出门购物,尽量带环保袋;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具;少开私家车,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减少森林砍伐,多种植树木花草;垃圾分类回收,提炼再用,变废为宝等等。
我觉得,虽然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但这却是我们步入零碳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步,零碳环保,让生活更加美好,零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持之以恒,零碳生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行动,争做零碳理念提倡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为了美好的未来和美丽的地球,让我们共同创造零碳的幸福生活吧!
读《零碳中国》有感15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名字是《零碳中国》。首先这本书映入眼前的是四个绿色的大字——————零碳中国。整个封面外围是一个大字母“C”表示“中国China” “碳Carbon” “改变Change”,象征着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实现碳中和。
《零碳中国》就是围绕双碳来开展的,用科幻的方式,深入讲解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以及它们的意义。书中写到小朋友们参观实验室,访问未来生活,亲眼看到这样的举措,缓解温室效用,保护地球免受灭顶之灾,产生重要作用。书中介绍了为了达到目标手段,用高特压直流输电塔,把西部的清洁能源送到东部。要广泛利用光伏发电,以及光热发电,二种方式各有优势。书中将工作原理也清晰地叙说了,并且描述了壮观的光电转换场面。此外书中还详细地介绍如何把原子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也就是控制了碳排放。
随着我们国家科技的进步,家中各种小电器,企业各种大型电器对社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空气不再像以前一样清新,天气变化异常,小时候随处可见的星星也几乎看不见了。南北极冰川也开始慢慢融化,干旱,山火,洪水频繁发生,动物品种走向灭绝,生态系统岌岌可危。看到这里我突然害怕了起来,我们如何拯救和改变这一切?革命烈士给了我们和平年代,我们不能轻易破坏,我们要爱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书中还虚构了一座“绿城”,描述20xx年的零碳生活,碳中和先行示范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里的一切都是绿色的,有可降解材料机器人,人造宠物,智能电动热泵,无处不在的感应器,有自动化工厂和生态农场,有固态塑料的.广泛使用。
这也让我联想到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开始慢慢重视低碳,每个小区都有垃圾分类,如果垃圾不进行分类对地球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我们生活中有些物质不容易降解会导致土地受到严重侵蚀,比如电池:电池含有金属,汞镉会造成严重的有害污染。再比如: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方便面碗,其实可以回收利用,如果这些不进行分类处理,需要很久很久才能释放,进行可回收垃圾可以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有以前的石油公交车、私家车陆续开始换成了新能源汽车,大大减少了尾气排放,绿皮火车也几乎没有了,被动车取而代之,不仅速度快了对空气污染也大幅度降低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生活在书中的“绿城”,畅快游玩和呼吸。
读了两遍之后我感觉到,它不仅揭示了控制碳排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还讲述了一些可能未来真的会出现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一些小事开始做起,节约水电,节碳节油。出门吃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少采花,多植树;多走路锻炼。周边游玩不开私家车,乘坐地铁或公交车,这样会减少尾气的排放。做不到零碳,我们可以先低碳,从自己做起,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方便他人和未来的人们。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