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活动策划范文汇编8篇
活动策划 篇1一.活动主题
“管理——无处不在”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11月8日 14:00——15:40
2. 地点:4—308教室
三.活动组织
刘春梅老师和会专5112班团支部
四. 活动对象
会专5112班全体同学
五.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够提升同学们对管理学的学习兴趣,锻炼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让同学们了解老师备课的辛苦,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懂的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最后,开展这种活动还能丰富同学们的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六.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的说课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1. 组织的影响因素;
2. 组织的设计原则;
3. 分工部门化;
4.管理幅度;
5.直线和参谋;
6.授权
七.活动的前期准备
1. 活动采取自愿报名原则,先报优先考虑;
2. 确定6名主讲人,然后由主讲人自己联系组员,最终使全班分成6个小组,使这次活动成为全班参与的学习活动;
3. 由团支书分配6人的主讲内容并且提出活动要求,然后再由6名主讲人分配本组成员的备课内容;
4. 六名主讲人必须认真备课,可以参考网络,也可以到图书馆去查资料。推荐参考书有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林志扬编著的《管理学原理》 ;
5. 11月6日的晚自习检查各组的准备情况,对各位主讲人的说课流程进行彩排,互相交流意见,进一步提高各位主讲人的说课技巧。
八.活动流程
1. 由主持人导入主题,宣布活动开始;
2. 六名主讲人按说课内容的先后顺序依次上台说课;
3. 每一组的主讲人在讲解时,由其他五组成员和刘老师进行打分;4. 依次说课完毕后,由刘春梅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九.活动要求
1. 各位主讲人必须认真备课,紧扣自己说课内容的`主题,确保本次活动的质量;
2.各位组员也必须服从本组主讲人的安排,认真帮助其查找资料,并且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做到真正的全班参与;
3. 各位主讲人在说课的过程中,要求声音洪亮,思路清晰,板书漂亮,表达幽默。不能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对管理学概念的解释要争取做到深入浅出,并且说课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
4. 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全班同学必须保持会场安静,认真听取主讲人的说课内容,认真做好笔记;
5. 本次活动作为比赛形式开展,因此必须保证本次活动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十.活动注意事项
1. 本次活动是由班委成员建议,刘春梅老师发起的一次全班参与的学习活动;
2. 本次活动的结果将计入管理学平时成绩,直接影响各位同学的期末成绩,因此希望各位同学认真对待,积极准备;
3. 我们班委会也将对表现突出的小组与个人做出加分鼓励;
4. 本次活动将评出“最有知识主讲人”,“最有创意主讲人”,“最有激情主讲人”等个人荣誉和“优秀备课小组”等集体荣誉;
5. 对于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主要采取精神奖励,辅之以物质奖励;
策划人:
会专5112班团支部
20xx年11月3日
活动策划 篇21、 主题:团日创先争优才艺送温暖
2、 活动背景:
这是我们团日与学雷锋的系列活动之一,各个参与团日设计的班级都创作了富有创意又富有意义的节目,而这又恰逢我们的学雷锋月,为更好体现我们创先争优的主题,我们将把这些大学生们的创意带出校门,让我们团日的意义更大。
3、 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这是我们大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带到校外去,不仅仅能够与我们的学雷锋月活动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让我们的活动更加有意义。将我们的活动带到校外能够增加我们实践经验,能够利用我们的自身优势,带去我们知识,让团日更有意义,更能够结合实际。
4、 时间:
开幕式后的周末(3月中旬)
5、活动地点:
青志各服务点(大概4个,包括:老人院,小学,残疾人福利院)
6、参与人员:
从团日开幕式挑选出来的`优秀的表演队伍(每支队伍参与人员不超过20人)
7、面向人员:主要以老人,残疾人,儿童及残疾人儿童
8、活动内容:
a) 参与的各自队伍将会在各活动场所,表演自己的队伍的一个节目。节目内容要求积极向上,健康,能够体现团日或者学雷锋月活动主题!为团日开幕式选拔的节目。
b) 各队伍进行自行策划的志愿服务内容!包括游戏,互动,清洁,为服务对象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特色服务!
c) 如果各队无法提供其他的志愿服务,可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安排相应的服务!
d) 服务队干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作为监督人员,对班级的活动完成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
9、活动前安排
青志:在活动开始之前就要保证与当地联系好当天的活动情况,确保场地的问题。
青志:准备当天出队的志愿者数的志愿者队服与相关宣传用道具(相机等)。
组织:班级表演要严格把关,以及跟进好班级的排练情况。
8、注意事项:
所选用的节目必须考虑到面向对象的接受程度,以免出现冷场!
人数有限制,因而每个队伍不可能都参与到其中进去,注意协调好各队伍的人员安排
这是团日的活动也是作为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各为参与的同学必须听从,配合好带队干事的安排,听从指挥,注意安全,否则一切后果由个人自负。
活动策划 篇3一、活动前言
xx年我们带着我们的理想,带着我们的希望,大步地前进着,让电子系在我院中发光发热。在大学的日子里,我们或许将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弋,在未来我们或许又将在工作中努力奔波。而这一切,都将在青春的旋律萦绕下渡过?而青春就像一只铜铃,系在我们的手臂上,只有不停地奔跑,她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有时激越高亢,每一个节拍都铿锵雄壮;有时低回舒缓,每一个音符都悱恻缠绵。这就是青春的旋律?请不要再为落叶伤感,为春雨掉泪;也不要满不在乎地挥退夏日的艳阳,让残冬的雪来装饰自己的面纱;岁月可使皮肤起皱 ……此处隐藏6641个字……片合集;精灵球 充电宝
二等奖,百字令爱我儒风 明信片合集;创意保温杯
三等奖,百字令爱我儒风 明信片合集;创意手机架
纪念奖(27名),百字令爱我儒风 明信片合集;
十、经费预算
物品价格数量明信片定制0.3充电宝,保温杯,手机架1儒家资料0.1相框
活动策划 篇8本次《法治大篷车》栏目系列活动是法学院举办的首届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特色节目。该栏目遴选真实案例为题材,结合专家教授、校外嘉宾点评的形式将理论和实践达到完美的切合。栏目通过摄影、摄像、视频剪辑等技术运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各项才能,给同学们提供了专业学习与发挥才能的平台。栏目主要由启动仪式、外景调研采访、演播厅案件综合点评、栏目组工作总结汇报大会四项活动环节组成。
一、背景解析
(一)许多新生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进入到象牙塔,但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即使有如此多的理论课充实基础,但课堂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学习任务艰巨,没有丰富的课余活动,以致出现了两类极端的学生群体,一是排斥现有的纯理论教育模式而不学无术,过着“有课就上课,没课宅宿舍”的生活;另一种是不甘颓废堕落,成日泡在自习室看书写作,希望通过这唯一的举动来体现四年的价值。这两种极端的现象都与我们的教学目的相背离,大学教育更应注重自身才能的发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法学院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集众人才智,创特色品牌!
二、栏目宗旨
(一)加大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努力实现中国法治梦。
(二)老师指导,学生思考,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以法学院为牵引,丰富大学校园的法律文化,普及法律知识,力争使节目成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优秀精神产品。
三、栏目定位
(一)立足于法,传达法治理念。“法”是电视法制节目的根本,是创作的立足点。离开了法,电视法制节目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栏目要紧跟国家法治建设的步伐,扣紧社会热点,从法律和道德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揭示报道对象所蕴含的.法律与道德价值,着重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提高受众的法律水平和道德素质。
(二)加强人文关怀,凸现学院特色。加强人文关怀,在栏目选材上密切关注发生在老百姓身边、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件,特别近期审理的案件。同时,不忘作为法学院的学生,理论功底应该是深厚的,在案件的解说以及后期工作中更要体现作为专业团队的法律素养。
(三)善于借鉴,不盲目攀比。作为一档学生自己创办的栏目,无论在画面制作,设施设备,还是录制效果上都不能一跃赶上电视台,但应该借鉴收视率高的法制节目,如《今日说法》、《忏悔录》等。
四、栏目组设置
(一)全院分组:将全体法学院学生分成A、B两个小组,本科四个年级的1班、2班知识产权班以及刑法学、诉讼法研究生为A组,本科四个年级3班、4班以及法硕(法学)、法硕(非法学)研究生为B组。A、B组分别由各自的指导老师带领。
(二)学习兴趣讨论班(每组各30人):对于本次活动有浓厚兴趣,善于思考和总结,经常开展本次活动案例或者相关案例法律学习的讨论活动。每组各班级采取自由报名的方式组成兴趣班,不定期(活动过程中至少一次)自行组织形式多样的案件讨论交流会。
(三)栏目组主要成员
(1)总策划负责人:由资深老师担任,有大局意识、团队领导指挥能力,理论功底深厚,公关能力强,在“公检法”有一定的人脉关系。
(2)栏目监制2人:由法学院分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院领导组织协调各个年级同学间的合作,监督本栏目各项工作的进行。
(3)A、B组组长指导老师(各1人):首先,必须是法学院老师,责任心强,应变能力强,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较深的法学理论功底,同时对采访和拍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负责带领组员进行案件的外景采访、调研,负责组织安排本组的各项具体活动,处理在栏目制作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保证本组成员在采访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4)秘书长1人:由法学院研究生担任,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给各组传达和落实总负责人和栏目顾问的工作安排。
(5)小组副秘书长(每组各3人):每组由法学院2名研究生会干部和1名本科学生会干部担任,负责协助指导老师工作,统筹协调本小组各各个环节活动的分工安排和组织活动。
(6)副组长(各班班长):由组织协调能力较强,有强烈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理论知识较为扎实的同学担任,服从组长和栏目顾问及指导老师的的指导,打理日常工作事物,对具体活动进行策划、安排。
(7)外景调研采访记者(每组各3人):各组指导老师和副组长负责从本小组班级中遴选吃苦耐劳、口才好、思维敏捷、善于交际的同学担任。
(8)演播厅节目主持人(各1人):各组指导老师和副组长负责从本小组班级中遴选表达能力强、普通话标准的同学担任。
(9)摄像(各2人):能够灵活掌握摄像技术,对摄像工作有较大的兴趣,能够胜任外出采访,以男同学为宜。主要负责拍到符合要求的素材,但是这也不是简单的摄像机操作者,他应该充分理解编导意图,积极参与节目的制作,协助编导完成对事件的报道。
(10)摄影(各2人):娴熟掌握摄影技术。对摄影工作充满兴趣,能够胜任外出采访,做好有自己的单反。主要负责拍到符合要求的素材,充分理解编导意图,积极参与节目的制作,协助编导完成对事件的报道。
(11)后期制作技术人员(各2人):技术水平较高,责任心强,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按照编导和电视节目剧本(或分镜头脚本)的要求,将前期采录的节目素材资料进行编辑组合、制作“片头”和“片尾”、叠加字幕、配画外音等艺术处理,以达到播出要求的过程。
以上9——11项工作人员由法学院新闻中心负责。
五、案例选定
1.两个小组的案例均来自公检法部门的真实案例。案例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第一,必须是公检法部门均同意公开的;第二,必须是已经审结的;第三,必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具有较多的争议焦点、值得讨论的
2.活动第一期的案例为一个刑事案件和一个民事案件。AB组各负责一个案例,由各组组长抽签决定案例。
六、栏目的可行性
(一)学院常年与“公检法”等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并与部分单位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了对各种案源的需求,也保证栏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学院的老师法学理论功底深厚,有强烈的的责任感、使命感,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带领学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
(三)法学院的学生多才多艺,学习能力较强,思维较为缜密,兴趣爱好广泛,部分同学还具有较强的演绎能力、策划能力,所以这就保证了栏目将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在剪辑或者后期制作技术上,与法学院新闻中心协同合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