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15篇(热门)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1春季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禽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近期,部分学校出现了聚集性流行性腮腺炎疫情,镇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要求全面做好我镇的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镇政府成立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委员xx任组长、办公室主任xx、卫生院院长xx、中心校校长xx任副组长,镇直各单位负责人及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镇中心卫生院,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都要建立相应的防控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任务职责,真正把防控工作落到实处。镇卫生院、镇中心校要及时启动部门防控预案,分部门召开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防控工作。
二、加强疫情监测,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镇中心卫生院要督促、指导各村卫生室要加强发热门诊开诊工作及其他传染病病例的监测工作,发现传染病后及时向镇中心卫生院报告,严防传染病疫情的爆发和蔓延。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大监测力度,扎实做好传染病病例报告的审核、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掌握疫情态势。镇中心校要督促、指导全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因病缺勤追查及登记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传染病监控,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或群体性病症,及时报告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核实后上报镇政府办公室、县卫计委,建立卫生和教育部门信息横向交流沟通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和口径统一。
三、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工作合力。
镇宣传部门、中心校、中心卫生院等相关单位要实行联合作战,形成防控工作合力。镇宣传部门要借助微信公众号、qq等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中心校要将春季传染病防控要求层层落实到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并加强监督和管理。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对出现疫情的学校,要在病例发现、疫情控制、病人治疗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各村卫生室要加强对辖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并深入到辖区内学校和托幼儿园主动搜索疫情,发现疫情后及时报告,协助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中心卫生院要组织传染病防治专家组,每天对全镇的疫情动态进行分析研判,向镇政府报告疫情情况及防控建议。
四、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切实保护易感人群。
中心校要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加强卫生工作,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教室和寝室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做好食堂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对发现的病人及疑似病人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对疫情已影响到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身体健康的.学校、幼儿园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可以依法暂时进行关闭,以保护易感人群。
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中心卫生院要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春季传染病的诊断和处置方案,提高诊断处置水平。镇中心校在近期要组织开展辖区学校和幼儿园卫生保健老师业务培训,重点加强消毒隔离、晨检、午检制度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指导,镇中心卫生院负责提供培训工作技术支持。
六、加强健康教育,全面启动爱国卫生活动。
针对目前正值春季传染病的高发期,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要全面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大力开展单位、各自然村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和除害防病工作,重点搞好村委会所在地、各自然村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消除卫生死角,防止出现“空白地带”,切实提高各单位、各村环境卫生的综合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实现健康教育各类人群全覆盖,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狠抓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各单位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除卫生死角、清除垃圾堆、清沟排淤,搞好房前屋后的卫生,继续抓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
七、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镇政府成立督查组对中心卫生院、中心校等镇直部门和各村委会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落实措施不到位、工作不力的单位及村委会要予以通报批评;
对因工作不力导致疫情蔓延等重大事件发生的,要依法依纪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2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易感人群相对集中,容易造成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在学生群体中的流行。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现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各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当前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制定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预案,杜绝各类传染病在学校的蔓延。
二、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控制度
各学校要全面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传染病监控网络,充分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作用。严格执行晨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每天早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对到校学生进行观察,检查人数,发现学生身体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就诊。对所有因病缺课学生必须了解确切病因并及时进行登记。
三、严格传染病报告制度
各学校要指定专人作为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发现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有关报告时限的要求,第一时间向卫生保健所报告,决不允许隐报、瞒报、迟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凡故意不报者,将追究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
各学校要加大卫生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集中开展一次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3一、加强宣传,落实检查
为有效地控制我校水痘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校,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学生,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学生健康。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 ……此处隐藏17380个字……-20xx年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及时防控疫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流感等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准备工作的领导,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形势和疫情特点,提高责任意识,坚持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统筹调配医疗资源,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组织开展医疗救治,正面引导宣传,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一)县疾控中心
县疾控中心要做好流感等冬春季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加强疫情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加强重点人群免疫接种;做好重点场所疫情防控;规范处置暴发疫情;指导辖区各单位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二)各医疗机构
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流感样病例;强化医疗救治工作,对病例进行诊断、治疗和管理;做好院内感染控制;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能力;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相关样本的采集工作。
(三)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
及时发现和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积极落实学校晨(午)检制度、缺勤(缺课)的监测、报告与管理制度;主动配合卫生计生部门的调查和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卫生死角;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单位配套设施的配备。
二、防控措施
(一)加强疫情监测与研判。
县疾控中心要加强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加强疫情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充分发挥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作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依法开展流感病例的报告,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要开展流感样病例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密切跟踪流感病毒变异情况,及时指导防控。要充分利用网络直报系统加强对辖区内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监测,及早发现疫情苗头,开展风险评估,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发现传染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上报,同时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要突出重点,加强暴发疫情和重症、死亡病例的调查处置工作。
(二)做好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迅速建立起应对甲型H1N1流感等冬春季重点传染病,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重点场所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和督促托幼机构和学校落实好晨(午)检、因病缺勤(课)病因追查与登记报告制度。广泛开展校内健康教育,切实落实通风、消毒、环境和个人卫生、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等各项防控措施。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酌情减少或停止大型室内集体活动。一旦发生流感样病例等传染病在短期内异常增多,疫情暴发向县疾控中心报告,要做好校内病例管理和随访记录,严格隔离现症患者、及时就医,根据实际情况,可减少或停止学校和单位的集体活动,必要情况下可科学合理地实施停课、放假等措施。
已经发生疫情的学校和托幼机构,必须全面开展疫情排查处置工作,密切注意疫情进展,实行每日报告制度,由学校、托幼机构向当地卫生院报告。
(三)规范处置暴发疫情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要严格按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xx年版)》等有关方案要求,规范开展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标本采集和检测工作,提出班级和学校停课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指导处置疫情。
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疫情,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要求,实施联防联控,实时预警,及早响应,快速处置,切实遏制疫情蔓延扩散。
(四)切实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各医疗机构要制定流感流行季节救治应对预案,统筹调配感染科、儿科、呼吸科等重点科室医疗资源,做好应对局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聚集性暴发、患者数量激增的救治准备。特别要做好抗流感病毒药物等的采购储备,保证及时足量用药需求。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求,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制度,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医患防护,预防交叉感染。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早期识别、诊断和积极救治,早期实施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其他综合治疗,减少和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
(五)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流感防治中的作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向辖区居民宣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核心信息,引导居民做好自我防护、及时合理就医,科学实施分级诊疗,合理分流患者。基层医务人员要正确掌握《流感诊疗方案(20xx版)》,提升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切实做好流感患者常规诊疗。轻症患者建议尽量在社区治疗并进行居家隔离。各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要尽快熟悉流感等诊疗技术,确保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诊治和转诊。指导和帮助疑似重症患者及时转诊到县人民医院治疗。
(六)合理应用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各镇(中心)卫生院要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幼托儿童和妊娠妇女等为流感重点人群,参照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等文件,制定辖区流感疫苗免疫策略和接种方案。以知情自愿自费为原则,做好各类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七)大力宣传力度,做好社会舆情引导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大众人群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眼,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和个人卫生,引导公众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等人群,以降低发病风险为宣传重点,告知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或参加集体活动,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对疑似或诊断为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科学规范治疗、自我隔离为宣传重点。及时公布流感防控工作信息,帮助群众科学认识疫情。加强互联网舆情收集,主动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澄清不实传言。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各单位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流感等冬春季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统一部署,强化联防联控,落实部门防控职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具体见附件。
(二)人员、物资的保障
单位要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药品、疫苗和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加强信息沟通,一旦发生疫情能做到人员迅速到位、确保各项物资能满足疫情处置需求。
(三)加强防控技术的指导和培训
各单位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当地疫情形势,将流感等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作为传染病监督指导的重点内容,联合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单位和场所的调研和技术指导,查找防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排除防控隐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降低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防控技术培训,召开流感等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诊疗等方面的培训班,科学规范治疗,规范处置暴发疫情。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