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时间:2025-09-07 14:22:40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

……

a ?

想一想,4与a有什么不同?

生1--生3:4是一个整数(已经知道的数、准确数), a是一个未知数。

生4:4是一个已知道的数, a是一个可以代替的数。

生5: a是一个未知数,4是一个已知数,也可以说 a是一个变量,4是一个定量。

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1: a可以是随使哪个数,4是不变的。

生2: a是变动的,可以成为任何数,4就是4,不能变的。

生3: a是一个可以变成任何数的代表,4是一个被固定的数。

生4: a在未知情况下变成哪个数都可以,4在已知情况下只能是4。

4表示小红是4岁,当小红 a岁时,a可以是1,也可以是2,1,2,3,4这样下去,如果2岁半也算, a也可以是2.5岁, a可以是200岁,可以吗?估计寿命没有那么长,如果有这么长,爸爸一定是230岁。

a和4还是有不同的, a表示许多可能的情况, a是可以变的。

小结:4只表示小红的一个年龄, a可以表示小红所有可能的年龄。

3、4+30表示小红4岁时,小红爸爸的年龄; a+30表示小红 a岁时,小红爸爸的`年龄。4+30与 a+30有什么不一样?

生1: a是未知数, a+30也是未知数,4+30是个固定的数。

生2:4+30只能是34, a+30只要比30大就可以了。

生3:4+30只表示小红爸爸是34岁, a+30表示小红爸爸所有可能的岁数。

小红的年龄 小红爸爸的年龄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

一、教学目标:

1、区别1——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并理解其含义。

2、能进行10以内单数和双数的转换。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的参加数学游戏。

二、教学准备:带10以内数字的萝卜图片若干;贴有单数、双数标记的纸箱;单数和双数汽车多辆;音乐《拔萝卜》。

三、教学过程:

1、拔萝卜:

教师以谈话形式导入“拔萝卜”。(这里可播放小段音乐《拔萝卜》,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幼儿兴趣。)

2、数萝卜:

1、教师展示六行萝卜图片,请幼儿观察。

2、教师依次提问,请幼儿一起回答:(为以后的给萝卜找朋友打基础)

(1)、数一数一共有几行萝卜?

幼儿回答:6行。

(2)、数一数每行有几个萝卜?

幼儿依次回答:1个、两个、3个、4个、5个、6个。教师依次把数字1、2、3、4、5、6写在相应的位置。

3、给萝卜找朋友:

(1)、教师说明给萝卜找朋友的要求:两个萝卜一组圈在一起。

(2)、分别请幼儿按要求圈出每行的萝卜。(每圈一行教师都要严格把控,并及时和幼儿研讨,使幼儿正确理解单数和双数,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小结:两个萝卜一组圈在一起,不能找到好朋友的是单数,能找到好朋友的是双数。图上的单数有1、3、5,双数有2、4、6.

4、摆萝卜:(深入探究7——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及体验单双数的转换,以此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单双数的理解与应用,突破教学重难点。)

(1)、请幼儿拿出小椅子下面的萝卜图片,先摆好6个萝卜,请幼儿给萝卜两个两个找朋友。

摆好后请幼儿汇报结果:6个萝卜,2个2个找朋友,没有剩下,它是双数。

(2)、教师提问:怎样变成7个萝卜?

幼儿回答:“添上一个。”

教师提问:请幼儿给萝卜两个两个找朋友,会怎样?

幼儿之后回答:2个2个找朋友,剩下1个,它是单数。

教师按以上方法,依次进行到给10个萝卜。

最后师幼总结:10以内的单数有:1、3、5、7、9,10以内的双数有:2、4、6、8、10.

5、收萝卜:(巩固练习,初步验收教学成果。)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1)、选四名小朋友分别背上标有单数、双数的.小筐。

(2)、其他小朋友一起拔地上的萝卜,经过自己判断萝卜上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后,再放入对应的筐里。

开始收萝卜。

需要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游戏结果,如发现错放的请幼儿一起纠错并改正。

三、课堂延伸:(加深幼儿对单双数的认识、理解、巩固与应用)

运萝卜:

先有教师说明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分组将单数萝卜和双数萝卜分别运到单数汽车和双数汽车上。

然后游戏开始,教师巡视,检查幼儿游戏成果。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3

a+30这个式子表示小红爸爸的年龄,表示小红爸爸比小红大30岁,也表示小红比小红爸爸小30岁。

小结: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

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关系。

五、经历概括“数量关系的表征句”,假设字母并写出用字母表示式子的.过程,初步学会假设字母表示关系。

1、关系:小红爸爸的年龄比小红大30岁。

表示小红与小红爸爸年龄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我们是怎么用字母去表示关系的?(课件显示)

第一种方法

第一步:假设 小红的年龄a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4

一、情境导入:

1、 师:小朋友,咱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

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小桥。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一个扶手给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们准备再用木头做一根扶手。小朋友,你们知道扶手有多长吗?

生:不知道

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我这里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哪位小朋友愿意用我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生1选用棋子,摆出来有5个棋子那么长。

生2选用回形针,摆出来有6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3选用正方体,摆出来有4个正方体那么长。

2、质疑

师:这可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可量出来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生:是因为选用的工具不一样)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学生活动:(听故事,看大屏,用桌上的工具量长度。)

评:一开始就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课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抓住了。然后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比如棋子、回形针、正方体等作为测量物体的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工具去测量,标准不一样,那么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新知的迫切需要。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才建立了统一的长度单位。)……此处隐藏11806个字……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学生学的主动, 学的活泼,敢于发表意见。善于动脑思考,这些都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如:在测量周长一节中,让学生在纸上描画每个图形的周长,清晰建立“周长”的概念。

不足之处:

1、老师讲解过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寻找周长的测量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宁老师一个图一个图的带着学生尝试各种方法,讲解过多,包办过多,显得改环节显得单调冗长。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而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路。和新课标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没有注意引用对比的方法,巩固学生的概念。

如:在教学“封闭”概念时,老师仅仅限于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而没有设置对比图形“不封闭图形”,让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这样教学,学生的认识就比较淡薄,对封闭的理解流于浅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 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思想教育。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回忆一下,之前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较长的时间单位,认识年、月、日。(板书课题)

先了解一下年、月、日的由来。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二、找找圈圈,认识年历:

1.师:认识时分秒要看钟表,认识年月日要看什么呢?(年历)

这是一张2005年的年历,(课件圈出老师自己的生日)课件上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这一天可能是老师的什么日子?是几月几日?

2.生在年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圈一圈。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说。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你能在书上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打开数学书P17,圈一圈。

谁能从大屏幕上找出自己的生日,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师:1到12这些大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每个月里的数字呢?

3.师:知道祖国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指名说一说,找一找。

师: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先说一说什么节日是几月几日,再找一找。

教师可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4.小结:记录我们每个人的生日、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年、月、日等时间单位。

三、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1.观察各年年历,获得年月日的知识。

师:观察书上的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学生回答12个月时,师引导:年历卡是哪一年的?一年有几个月?每年都有12个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学生回答每月的天数时,师引导: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板书:31天、30天、28天)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也非常喜欢爱动脑筋的你们。

2.整理每月天数,认识大小月。

师: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来整理一下吧。填写表格。

一起来把整理的结果说一下。集体交流,师把表格填完整。

师:谁再来看着表格说一说一年有多少个月?

师:观察表格,每个月最多有多少天?31天的有哪几个月?30天呢?还有呢?

课件出示:(31天)1、3、5、7、8、10、12(月)

(30天)4、6、9、11(月)

2月(28或者29天)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课件: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课件:小月)。还有一个2月有28天,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谁再来说说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板书同课件)

请大家给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是这样涂的吗?数一数大月、小月各有多少个?

师:2月为什么不涂?

一年中有多少个大月,多少个小月?还有1个二月。总共是12个月。

3.记忆大、小月。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观察这张涂色的表格,找找规律。同桌商量一下。

(1)儿歌记忆法:“要找大月你记住,7、8两月挨着数;7月以前找单数,8月以后找双数。”

生读一读,理解。记住这些大月后,其它除了2月就是小月。

(2)拳头记忆法:结合课件介绍拳头记忆法,拳头鼓起来的地方是大月,凹进去的地方是小月,2月也在凹进去的地方,但不叫小月。

师引导学生用拳头记忆;生自己练习一遍。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儿歌边做边念: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四.计算一年的天数。

20xx年的二月有几天?2005年全年有多少天呢?我们来算一算吧。

学生计算一年的天数。交流算法,可以连加,可以算出7个大月和4个小月的天数,再加2月的天数。

五、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思考,在P17用彩笔圈出国际儿童节、国际劳动节和我国的国庆节。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下面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分别是几月几日?再在年历里圈出来。

六、实践应用,巩固新知。(课件出示)

1 、我会答:

( 1 )一年有几个月?

( 2 )哪几个月是 31 天?

( 3 )哪几个月是 30 天?

( 4 ) 8 月 1 日 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

( 5 ) 6 月 30 日 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2 、手势判断,并说理由。

(1) 两年是 23 个月。 ( )

(2) 一年中有 7 个大月, 5 个小月。 ( )

(3) 小华说:“我爸爸 4 月 31 日才从北京开会回来。” ( )

3 、思维训练:

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正好是 62 天。她在奶奶家可能住了哪两个月?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