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随笔

时间:2025-07-02 21:50:27
初中语文教育随笔(集锦15篇)

初中语文教育随笔(集锦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教育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语文教育随笔1

小梁老师给颖颖传授了“给书中角色写信”“变身书中角色”两种有创意的读后感,这星期,颖颖毫无遗漏地传授给班上的同学,梁老师自然赞不绝口,无形中就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寻找“创意读后感”的风暴。

“那我们就干脆组织一次‘读后感创意沙龙’,大伙畅所欲言吧。”梁老师说着一伸手,“源于此,结于此,颖颖,你当主持人吧。”

周末,“读后感创意沙龙”开始啦!莹莹这个主持人可不是盖的,大主持说了:“不光要讲方法,最好要有实例!”

“我先说!”好不容易收集了一个好注意的李俊霖蹦起来,“我找到一个好创意就是评价分析式读后感”,这个怎么写的呢?就是我们也能对作家的书或书中给的人物进行评价式分析,虽然我们是学生,但是只要有理有据,也算一家之言哦,也就有模有样了。写这样的读后感,就得跳出读物来看它,从居高临下的视觉整体剖析作品的特点,成功与瑕疵,我们年龄小,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优秀的',但多思考多写,能帮助我们学习和借鉴。

“举个例子啊”主持人提醒。

“比如我看过《聊斋故事》,王鹏展早有准备,这位同学分析了聊斋故事的模式,一种是”书生+美女“,比如《莲香》《封三娘》《林四娘》都是这样的;另一种是”道士+法术“,比如《种梨》《崂山道士》《戏术》等等。如果模仿这种写法,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西游记》中妖怪的几种结局’或者‘《红楼梦》中林妹妹流泪分析,’但是那需要我们看完一本书,还要细分析,要学老牛,不停反刍,才有收获。”

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要说这种创意还真够“高大上”呢!

“我也来介绍一种方法吧!”双双声音不大,但是甜美清亮,“我介绍的办法是我爸爸给我讲的,叫做‘故事嫁接法’。”生活中我们都见过‘植物嫁接’,把一种植物嫁接到另一种植物上,让花开得更艳,果实结的更好。这种写读后感的方法也是这样,我们可以把一本书和另一本书嫁接起来,让故事里的角色串个门,一个故事里的角色串个门,一个故事里的角色跑到另一个故事里,相同的角色,全新的场景,一定会发生有趣的故事。我们就像个摆积木的孩子,当我们把这本书的‘角色’放入那本书的‘故事’中时,创新的灵感瞬间出现了。《跑猪噜噜》里的猪来到了《夏洛的网》中,与威伯尔一起面对被‘宰杀’的危险,会如何呢?

这是个有趣的注意!

“还有一种嫁接是属于现实的嫁接”。双双继续说,“比如,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到现实来开个跨国侦探社;再比如让自己拥有《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鹅;凡卡来到我们中间等等,虽然带有一定的幻想成分,但它也是看书之后内心有种的希望,也是有创意的读后感之一。”

班级里“轰”的一声,像马蜂炸了锅,大家激烈的讨论着。

“颖颖,看来我们的沙龙很成功啊。”梁老师走到颖颖身边,“沙龙就是要让大家都参与讨论,参与思考,就是眼前的景象啊。看来你们都喜欢有新意的东西,以后这样的沙龙,我们要经常搞哦。”

“当然好啦。”颖颖兴奋地说,“这样的收获真的很大!”

初中语文教育随笔2

为了更好的迎接期中考试,我精心准备了一份关于七年级下册第六、七章的背记复习材料,为了降低背记难度,我特意照搬了平时上课时导学案中填一填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背记的时候能回忆起上课时的一些情境,从而让背记可能更容易一些,同时我还设定了背记的时间和内容,并要求同桌互相帮助提背。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发现了不少问题:

1.部分学生的执行力不够,没有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读两遍背记的内容,也没有要求同学帮忙提背;

2.背记方法不当,很多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

3.存在作假和包庇的现象

针对以上现象我采取一些措施改进:

1.课堂上拿出相应的时间检查学生学生背书落实情况,必要时要求全班同学齐读多遍,达到强行记忆的要求,对于背书较差的同学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2.指导改进背书方法,我大为推广减法背书,就是不断的划去已经熟悉、会背的内容,集中精力攻克还不熟悉、不会背的内容,这样需要背记的东西会越来越少,又由于做了标记,学生巩固也更容易。

3.对于作假包庇的学生多加批评教育,加重处罚。

经过实践,发现背记的效果明显的好了起来。现在回想起来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不就是在一个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吗?教育最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我们才有进步和成长的机会!

初中语文教育随笔3

一、当前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位教师教学《背影》时用很多时间去分析父亲去买橘子的几个动词,进行类似应考的语言赏析的答题训练,指导了答题的方法,甚至是答题的格式。学生听完后抄写教师课件上所谓的标准答案:探、攀、缩、爬等动词表现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父爱的深深的理解和无限的感动之情,而没有把父亲买橘放在一个情境来体验,即祖母去世、差使交卸这样的惨淡光景之中,也没有展现父亲面对年已二十岁的儿子,不辞辛苦,亲自爬过月台买橘的这种特别深沉的情感。当然,儿子在文中对于父亲的情感已是非常复杂的,感恩、愧疚、释然兼而有之。这么深沉的情感像这样教学就显得单调而肤浅。这个案例表现了教师对文本细读不够,也不到位。

二、对策

(一)明确散文分类,把握教学的切入点

现代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回答“散文教什么”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初中散文的分类及其特点是什么,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再确定教学方式,这是散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下面,我说说初中散文的分类和切入点。一是记叙性散文。记叙性的散文对人与事的描写都是真实的。正如作家吴伯箫所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这类散文最显著的特征来抒发作者的内心真实感受。写人与叙事都是为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服务的。所以,叙事性散文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是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及其生活场景,挖掘作者寄托在文本中的主观感情。如教学《散步》时,我们可以抓“我们”“田野”“散步”这几个关键词为切入点,通过简要的.分析人物来更好地体会“我”要表现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二是抒情性散文。抒情性散文主要以抒发作者主观的真实情感态度、生活激情等为主。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所以,抒情性散文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是: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抒情方式;追寻作者的情绪变化与情感 ……此处隐藏16036个字……阶段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辅导。

用心对待师生关系这条纽带。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自认为再优质的课堂仍需要学生的接受情况去检验。所以,对学生的了解应该由浅入深,了解他们的性格、习惯、优缺点、长短处,以配合教学工作,使得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知识落实、问题分析、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而了解学生并不能简单理解为问卷调查,而应该致力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这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感情基石。钱理群教授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强调: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能够给予学生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真诚表达的习惯。

用心对待自身成长关键阶段。作为一名新教师,回首不到一年的成长之路,收获之多令自己不胜感慨,那些关于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与方法的认识,除了自己的思考,还离不开学校的关怀,同事的帮助,家人的支持,比如学校安排多次外出学习机会、有师傅的指导、有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有学生家长期待的目光,有家人默默的支持,这些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在此,再次表示衷心感谢!我会继续努力,用心对待自身成长关键阶段!

踏实用心便可以平心静气,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内心修炼。因为教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见成效的事,在教育方法的摸索过程中、在教育理念的逐渐形成中,在教育智慧的慢慢积累中,平心静气的心态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持续进步和教师的持续发展。教育教学并不局限于课本,能够善于发现和运用教育资源需要一颗审美的心,因为教育离不开真善美的熏陶,需要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用心交流。平心静气,教育才会到达更高的境界。总之,还是那句朴实的话:教书育人、用心去做!

初中语文教育随笔14

今天说是要开会,是不是又是关于新教育的会议,我一边在心里嘀咕着,一边带着笔记来到了会议室。

会议上,马主任回忆自己的教学之路,读者自己的心灵之作,慷慨激昂,意气风发,一个个优秀的心声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一幅幅生动、活泼的教学画面也在我眼前展现出来。还有苏主任和李爱华老师都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提炼、思考、总结、提高、升华,也便有了今天的成就。

整个会议,我在思考,多做、勤写、善思、积累成就了他们。而我,不经意间,从教也有15个年头了,我自己的教学又留下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最值得回忆的还得从02年8月我任教语文的那一刻写起。也许是因了语文教师紧缺的缘故,我半道出家,教了语文。就在同年9月,镇上组织优质课评选。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居然冲破重重关卡,杀进评选范围,并取得了镇级优质课。(也包括后来区里组织的课堂教学月活动,我顺利地通过了验收)可我从那时起,不再惧怕有人听课了。

改行之初,任教02级1、2班语文,也是这些年来,至今为止送走的第一批完整的学生。面对陌生的教材,我刻苦钻研,虚心请教,面面对陌生的作文课,我一次次闯入了马主任和吕乃迎老师的课堂。有了他们的悉心指导,也因了自己对文字的喜爱,我感觉自己的课堂步入了正轨。

那时,语文还实行323课时制。每周三节连排大阅读,每周两节大作文,每周一篇周记,外加三篇日记,学生的阅读量、写作量可想而知。记忆最深的当属自己的作文教学,《作文与考试》就是我的作文教学用书。从课前的作文导引到作文前的技法知道,从学生的限时写作到由学生自己主持的佳作欣赏,作文成了我和学生们的快乐课堂。宁雪、邹莉、王志勇、唐旻飞、王美华、狄富强、吕玉娟、谢霜、陈慧……变成了作文课上飞舞的精灵,作文课因为有了他们而煜煜生辉,我也因为有了他们而精神百倍。至今,他们留下来的周记、日记,作文,经过我的精心批阅与修改,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的不计其数,也成为了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那时,正是语文课改的高峰期,正是现场会之后,苗中的语文教学在全区乃至全市最响当当的时候,我自知自己的上课水平有限,但也记不清被临时安排给同仁上过多少堂课。都说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课我仔细想来,我也付出了很多,却没见到我的收获。

那时的古诗文背诵,每个学生一沓诗文背诵卡,正反两面,不管抽出哪张,学生们都能够熟练、准确、轻松地背诵。那时的`习字课,钢笔字、毛笔字,双管齐下。那时,快速作文、古诗文背诵、潇洒的字体成了苗中的招牌,也成了苗中学子的宝贵财富。

一切的回忆都成了美好,真的记不清从何时起,一些莫名的东西时时变,时时改,让我这个随波逐流的人儿失去了自我,丢掉了那些珍贵的东西。现在,在全区轰轰烈烈进行新教育实验的时候,我好想,好想把自己遗失的美好找寻回来,却一时不知从何做起。

正如新教育所说的“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今天的会议让我有了觉醒,到了自己找回自我,坚持自我的时候了。

初中语文教育随笔15

经过一个学期的辛苦努力,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里,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安排和指导下,我较好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扬长避短,现在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个总结。

本学期,我所教学的年级和班级是七年级的5、3班两个班。本学期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一个衔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一个关键的学期。这个学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以后的.初中三年中学习语文的态度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效率。针对很多学生一时不能适应初中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科目较多的情况,结合新课标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一下的几项措施:

一、抓好生字词的积累和精美课文以及课外古诗文的背诵。

生字词是组成课文的基本要素,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七年级的语文教学也不应该忽视这生字词教学的环节。我一般会在教学新课文之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生字,能正确的读,并理解其意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课堂上再让学生读几遍生字,一是纠正读音,二是加深记忆,课后还要求学生抄写生字,要求学生字迹工整的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抄写3遍。此外,为了更好的积累优美的字词句,我充分利用早晚读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背诵生字词、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和课外古诗文。对于古诗文的背诵,我要求两个星期背诵一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背诵。这样背得慢的学生也不会觉得困难了,对于背得快的学生则鼓励他们提前背诵,多背诵。

二、抓好讲读课文的示范作用。

“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这些话是语文教育的前辈对教学的精辟论述。利用讲读课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自读课文中,让学生利用在讲读课中所学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点,课堂上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作文教学缺乏有效地方法,作文课训练的量也不足,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再者,由于外出学习,节假日放假等因素的影响,打乱了教学计划,为了赶教学进度,只能压缩课时,这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时间紧迫,期末也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进行复习。因此,期末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初中语文教育随笔(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