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5-09-08 03:10:22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

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

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6、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2)磁铁矿(Fe3O4)。

(3)菱铁矿(FeCO3)。

17、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1)升温。

(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9、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20、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NaCl)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

23、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4、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6、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7、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8、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9、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

(1)硫酸铜晶体。

(2)氢氧化铜沉淀。

(3)硫酸铜溶液。

30、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31、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3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3、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34、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5、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8、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同时注意不是可燃性气体点燃混合就会发生爆炸,必须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才会爆炸)。

39、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40、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41、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2、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4、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5、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中考化学方程式

一、 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 点燃 Fe3O4

3、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O2 点燃 2Al2O3

4、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O2 点燃 2H2O

5、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 点燃 2P2O5

6、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O2 点燃 SO2

7、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 点燃 CO2

8、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O2 点燃 2CO

9、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CO2 高温 2CO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O2 点燃 2CO2

11、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H2O ===H2CO3

12、 生石灰溶于水:CaO+ H2O === Ca(OH)2

13、 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此处隐藏10692个字……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硝酸和烧碱反应:

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

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2NaOH + CuCl2 =Cu(OH)2↓ + 2NaCl

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盐——————————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2 + H2O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2O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

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

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4+5H2O加热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

CuSO4 + 5H2O = CuSO4·5H2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4

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

CO2+H2O=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

H2CO3=H2O+CO2↑

相关知识点:

(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

(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

①2K+2H2O=KOH+H2↑

②3Fe+4H2O=Fe3O4+4H2↑

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

C+H2O=CO+H2↑

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

①SO3+H2O=H2SO4

②Na2O+H2O=2NaOH

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

NH4HCO3=NH3↑+H2O+CO2↑

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5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响的.根本类型是化合反响、分解反响、置换反响、复分解反响。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8、具有复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响。

20、在化学反响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局部的性质相同。溶液不肯定是无色的。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