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常用[14篇]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 篇1一、字词:选择正确的词语,在词的下面用横线标出。
1、根据云的形态和颜色,人们可以(猜测 推测 假想)天气变化的情况。
2、暴风雨过后,大海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 平静 宁静)。
3、一个人(如果 要是 即使 既然)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骄傲。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不容(侵略 侵占 侵袭 侵犯)。
5、作为一名干部,决不能脱离群众,(洁身自好 高高在上)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玉壶冰”语本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比喻性格的高洁,玉壶已够莹洁,以之贮冰,愈见其清澈晶莹。
2、平明:清晨。
3、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擅长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4、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以淒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
5、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二)、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秦时明月汉时关”句,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这里“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修辞学 称“互文见义”,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关,边关、关塞。
2、但使,只要。
3、这是诗人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能够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4、从诗的前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这里做了一个巧妙的暗示,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可是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却从不曾间断 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战事的频繁,百姓生活的艰难。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将军,同时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 篇21、《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好,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孔明)、“凤雏”是(庞统)、“美髯公”是(关羽)、“小霸王”是(孙策)、“常胜将军”是(赵云)。
2、被称为“神机军师”的人物是(朱武),出自名著《水浒传》。
3、“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4、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5、描写春天的诗句:题号加粗的是常见的诗句
6、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诗经·小雅·出车》
7、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8、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9、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10、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11、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13、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4、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7、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8、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9、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20、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21、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22、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23、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24、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5、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
26、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7、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唐刘昚虚《阙题》
28、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29、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杜甫《春运》
30、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1、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唐杜甫《曲江对雨》
32、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唐杜甫《腊日》
33、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34、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35、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朝:早晨。唐杜甫《清明二首》
3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7、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唐钱起《春郊》
38、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唐戴叔伦《苏溪亭》
39、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40、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41、有时三点两 ……此处隐藏6228个字……过了万座重重的高山。
2、 重点词语解释:
(1) 早发白帝城:意思是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 朝辞:早上辞别。
(3) 千里江陵:传说江陵据白帝城接近一千里。
3、 相关考题
(1)《早发白帝城》是写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早晨)时从(白帝城)出发。
(2)“万重山”与“一日还”突出了诗人回家时的( 愉快)心情。
(3)李白的时擅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与本诗中的哪一句同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直译:老朋友孟浩然与我在黄鹤楼辞别,在繁华盛开的三月,他乘船东下去扬州,孤单的船儿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绵延的长江水滔滔不绝的在天边奔流。
2、 这首诗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主要写两人的离别之情。情调轻松,充满了诗情画意。
3、 相关考题
(1)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指的是(春天鲜花烂漫的景象)
(2)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唯”的意思是(只)
(3) 请写出几个含“际”的成语。
(4) 这首诗同《赠汪伦》一样是一首( 送别)诗,本诗借景抒情,而后者以(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形象。
四、《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 作者:字廷秀,号诚斋。写的诗被称为"诚斋体",诗集为"诚斋集"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
2、直译: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那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虽然他们找不到蝴蝶,但是他们依然很高兴、快乐。
3、 相关考题。
(1)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住宿在新市镇的徐公开的酒店)
(2)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晚春农村景色的诗,请找出能够体现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动词( 急走)、(追)
(3) 本诗作者是(杨万里),是(宋)朝的杰出诗人。
五、《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 直译: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2、 卢纶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小学阶段所说的《塞下曲》指得是这首。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
3、 相关考题。
(1) 辨音。本诗最后一局中“没”应读(墨),棱读(冷二声)
这首诗中的那两句写出了将军的箭法高超。(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 篇13一、字词
(jùn)隽秀 (jué)攫取 (jiào)校对 (jué)倔(jiànɡ)强
阴(mái)霾 (mán)埋怨 联(mèi)袂 (mēn)闷热
二、文学常识:
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代表诗歌《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王之涣,代表诗歌《凉州词》、《登鹳雀楼》是唐代绝句真品。
请写出下面诗句的节令: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三、诗词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杨万里,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2、这首小诗能体现“小”的景物有:泉眼、细流、小荷、尖尖角以及诗歌的标题“小池”。
3、人们常将“小荷才露尖尖角”比喻新人崭露头角(或新生事物刚刚出现)。
4、请用生动的语言将第一、二句描述出来: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倩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永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开头前两句表现了作者对于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对广大中原地区为金人所占既痛心又不甘的情感,以及象征民族不屈精神的'意义都从这二句生发出来。
2.后二句中的 “又”字谴责了南宋王朝一味妥协求和,不思收复失地,抒发了诗人因祖国大好河山沦陷敌手的沦陷区人民渴望恢复却又一再落空引发的悲愤心情。
3.陆游的诗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 篇14一、基础知识:
1、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字:
勿:“wù”可组成“请勿抽烟”。这里是公共场所,旁边有一个指示牌“请勿抽烟”。
匆:“cōnɡ”可组成“匆忙”。现在是上班的高峰时间,上班族都匆忙地向工作单位走去。
侍:“shì”可组成“服侍”。父母年纪大了,却不能在服侍、照顾他们。
待:“dài”可组成“等待”。他向她许诺毕业后和她一起去西藏,所以她一直在等待。
2、改正下面的错别字:
调济气氛()冒然行动()愤发图强()魁力十足()
3、改病句:
8月11日答案:
千岛湖庙会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无数游人。
改为:千岛湖庙会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游人。(数以千计与无数重复,删掉一个即可。)
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弟弟改正了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无语病)
二、文学常识:
1、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2、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
南朝诗人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成为山水诗的鼻祖。他的诗曾为文人雅士追逐的对象,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他的诗和书法被称为“二宝”。自命不凡的谢灵运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此即“才高八斗”的由来,喻很有才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