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武术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武术教学计划1课时 内容 强度 目标
周1 蛙跳、单脚跳、俯卧撑、仰卧起做、武术启示学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体会素质练习的动作
周2 韧带练习、武术操一节学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体会动作技术
周3 蛙跳、单脚跳、俯卧撑、仰卧起做、武术操一节复习、第二节学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熟悉第一节动作,掌握第二节动作
周4 韧带练习、武术操一、二节复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熟悉动作技术
周1 单脚跳、蛙跳、俯卧撑、仰卧起做、武术启示复习、武术操一二节复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熟悉动作技术
周2 韧带练习、武术操一、二节复习、第三节学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熟悉动作技术
周3 单脚跳、蛙跳、俯卧撑、仰卧起做、武术启示复习、武术操一、二、三节复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掌握动作技术
周4 考察武术操和基本功 心率150左右 80%的.学生能完成
周1 单脚跳、蛙跳、俯卧撑、仰卧起做、武术启示复习、武术操一二三节复习、第四节学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熟悉动作技术
周2 韧带练习、武术操一、二、三、四节复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熟悉动作技术
周3 单脚跳、蛙跳、俯卧撑、仰卧起做、武术启示复习、武术操一二三四节复习、第五节学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熟悉动作技术
周4 韧带练习、武术操一、二、三、四、五节复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熟悉动作技术
周1 单脚跳、蛙跳、俯卧撑、仰卧起做、武术启示复习、武术操一二三四五节复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熟悉动作技术
周2 韧带练习、武术操一、二、三、四、五节复习、第六节学习游戏 心率150左右 熟悉动作技术
周3 整套武术操练习 心率150左右 掌握动作技术
周4 整套考察、体能考察、做出下轮计划 心率150左右 90%的学生能完成整套动作
武术教学计划2一、教学内容:
1.武术的起源与功能。
2.武术的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法(马步、弓步)和武术组合动作(马步冲拳、弓步推掌)。
3.合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武术的起源和功能;会做简单的手型、步法及组合动作。
2.通过学生观察、模仿、互相交流、尝试学习,提高参与活动的意识和互帮互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崇尚武德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手型、步法及组合动作。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武术教学计划3一、教材分析
结合武术课程课标及教材,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踢腿冲拳练习。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体会到掌握单个动作技术不是很难,但是高质量的完成组合动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对这个年段的学生柔韧性、协调性以及爆发力要求非常高。所以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弹踢的技术要领;以及学生通过学习踢腿冲拳,然后根据所学单个动作创编出容丰富的小组合。本节课的内容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并且逐渐提高难度和复杂性,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套路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不同的武术组合动作,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渗入武术的文化元素,培养其崇尚武德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1、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想象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自我表现。
2、由于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教大的差异。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内容及形式,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3、本班学生武术基本功一般,他们中大部分的'不足在于武术的基本功不扎实,主要表现在各方面柔韧性及专项力量,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在本节课设计了弹踢和冲拳为重点内容,来弥补其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展示动作及创编的教学环节来继续巩固武术基本动作以及拓展学生的自我创编能力。
三、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周次
教学内容
年级
第一周
段位制段前级一级第一节、基本功
1-6
第二周
段位制段前级一级第二节、基本功
1-6
第三周
段位制段前级二级第一节、基本功
1-6
第四周
段位制段前级二级第二节、基本功
1-6
第五周
段位制段前级三级第一节、步型
1-6
第六周
段位制段前级三级第二节、步型
1-6
第七周
复习段位制段前级
1-6
第八周
段位制长拳一段第一节、手型
3-6
第九周
段位制长拳一段第二节、手型
3-6
第十周
段位制长拳一段单练、手型
3-6
第十一周
段位制长拳一段对练、套路
4-6
第十二周
复习长拳段位制对练
4-6
第十三周
地方传统武术查拳第一节
5-6
第十四周
地方传统武术查拳第二节
5-6
第十五周
地方传统武术查拳套路
5-6
第十六周
武术总复习
1-6
四、教学方法参考
1、教法
大胆运用创新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引入武术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武术的氛围中来,在教学中同时也一改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制作的各个动作的技术要领及图片的课件,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
教学中首先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模仿学习。同时采用示范法、镜面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2、学法
本课,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 ……此处隐藏11803个字……如跟踪、反击和突袭等。
第三部分:武术
1.武术概述
武术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历程悠久,技术精湛。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或技术的训练,还是一种哲学和智慧的体现,它代表了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
2.基本动作和技术
武术基础技术包括空手道、器械和套路演练。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把握力,这些基本技能需要长期的精益训练,并借助各种形式的演示和学习来检验其技能。
3.战术训练和实践
武术的战术训练同样非常重要,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实战中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和策略。这种实战应该是安全的、合理的和积极的,并且应该在仔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后进行。
以上是“跆拳道、柔道和武术”的教学计划。通过这些计划,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跆拳道、柔道和武术的基本技能、战术策略和背后的哲学思想。我们相信,这些技能不仅会帮助他们成为更有动力和信心的人,还会让他们在体育运动和人类文化方面更加充实。
武术教学计划14(一)课程介绍: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健康,丰富学生业余活动,提高广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运动技能,丰富学生课外校园文化生活的活动形式。提倡“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根据(少年宫)活动的特点,通过武术教育活动过程进行德育渗透,加强少年儿童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本从理论到实践再到课程体系建设行进阐述,旨在树立健身强体振兴民族的习武目的,培养学员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进而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培养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公民而努力。中华武术对少年儿童来说,无疑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实践活动课程。要改变重智轻体、重武轻德、重技能轻修养的倾向,因此在武术教育活动中加强德育渗透。
(二)训练目的:
通过系统的训练,培养学员扎实的武术基础,养成刻苦训练、努力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员正确的掌握到武术动作。改善少年儿童不良的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身体素质,尤其是对提高各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具有显著的作用,从而达到武术启蒙和普及教育的目的。
(三)训练内容:
基本功(手型、步型、手法、步法、少儿拳)以及协调能力的启蒙训练,系统的套路训练(北京初级长拳、初级长拳第一路、初级长拳第二路、初级长拳第三路、规定拳),器械强化训练(双匕首、棍术、剑术、刀术、枪术、三节棍、九节鞭、对练),排练武术表演作品等。
(四)阶段训练:
少年宫武术训练实践活动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学习总周期为6年
第一阶段 年龄:一至二年级 学习周期:2学期 含概内容: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少儿拳;
阶段目标:1、练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为今后学习武术打下坚实的基础。2、强调武术的站立姿势,重点纠正脊椎直立,从而使孩子们从小养成抬头挺胸的好习惯。
3、通过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第二阶段 年龄:三至四年级 学习周期:2学期
含概内容:北京初级长拳、初级长拳(第一路)、初级长拳(第二路)、初级长拳(第三路)、规定拳。
阶段目标:
1、掌握初级入门长拳套路。
2、加强柔韧性、协调性和跳跃能力的练习。
3、培养学生的武术意识(精神、力量、劲力、节奏),巩固其练武的兴趣,使之专心习武。
第三阶段 年龄:无至六年级学习周期:3年
含概内容:器械(双匕首、棍术、剑术、刀术、枪术、三节棍、对练);使用攻防技术(散打、擒拿、自卫防身术) 阶段目标:
1、发展动作难度的.练习。
2、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练习。
3、培养学生的技术风格。
4、熟练掌握自卫防身术的本领。
(五)教学安排
每阶段教学为两个级别
每级别学习期限为3学期(春季、冬季)
(六)训练内容
在完成武术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各种不同动作的排练,通过排练,根据学员的年龄和自身机能发育特点,因材施教、科学、规范的、较为系统的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学员较扎实的武术基础,养成刻苦训练、努力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学员正确的掌握到武术动作。同时也安排不同形式的实践演出活动,培
武术教学计划151、搏击操
目的:准备活
队形: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教学方法:
(1)教师简单介绍搏击操。
(2)学生模仿老师跟着老师一起做搏击操(音伴)
(设计意图:用和武术接近的搏击操来做准备活动,一是可以起到准备活动的目的,还可以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伏笔,因为搏击操里面的拳和我们的教学内容相呼应。)
2基本手型:
教学方法:
(1)出示课件:老师讲解示范拳、掌、勾动作(在搏击操的基础上,老师规范拳的手型,引出掌和勾的手型教学)。
拳: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掌: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握在一起,屈腕。
(2)学生跟着画面自主学习拳、掌、勾基本手型。
(3)老师强调基本手型动作
3、基本步法
教学方法:
(1)出示多媒体课件。
(2)老师讲解示范弓步、马步的动作要领。
(3)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4、游戏:石头、剪子、布
目的:
进一步巩固练习基本手型和基本步法,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
方法:
手上动作:
用拳代替石头,掌代替布,勾代替剪子。脚上动作:用弓步代替剪子,用马步代替步,并步代替石头。要求学生将两拳抱于腰的两侧,边跳边唱(石头、剪子、布)边做游戏。
A、两人或多人一组做游戏
B、老师和全体学生一起游戏,看谁胜老师的次数多。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可以让枯燥的动作生动化,学生不但愉悦了身心,而且还巩固了动作,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5、组合练习:出示课件
(1)学习预备式:并步抱拳(做游戏的时候已经有基础了)。
动作要领:两手握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挺胸收腹,夹肘。
(2)马步冲拳
(3)弓步推掌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集体演练。
(4)擂台赛:学生根据已有的动作,创编不同的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擂台赛,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创编得最好。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
的能力,符合新课标精神。通过设立擂台赛,提高学
生活动的能力,增强对武术的兴趣,为目标的达成进
一步创造了条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