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5-09-18 05:02:19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集合]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集合]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知识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两个班超过100人。在这100人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大约30~40人,多数

同学基础不好,但在这两个班中,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热爱学习。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以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为契机,领会精神实质,转变

观念,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

(2)学生知识能力所达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

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3)教研教改项目及目标: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 ;

(2)上好课,上好每个40分钟,提高40分钟效率;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

(4)批好每一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及家庭作业;

(5)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好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

(6)及时指导、纠错,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本学期我继续七年级(1)班和(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和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工作。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期工作,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紧扣“六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本学期与上学期相比,学生人数有了一些变化。因师资困乏,八年级两个班留级到七年级30名学生,这样,无论是给班级的管理还是教学工作都增加了一些难度。而且要实现教学质量的根本性进步,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学当然是重中之重,现在的学情与现实决定了并不是付出十分努力就一定有十分收获。但教师的责任与职业道德时刻提醒我,没有付出一定是没有收获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苦干加巧干,才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期望。

三、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习的科学态度。

四、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五、出勤: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平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此处隐藏20143个字……p>

1. 为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2. 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3. 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4. 立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课本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即试一试中的题目,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尝试完成。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 代数式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 代数式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四.教学措施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的容易,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布置作业做到精炼,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同时注意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规律,应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

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等能力,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教学内容(进度)

周次

教学时数

教学纲要

作业及其他

教法及学情分析

第1—4周

5

4

6

3

2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 平移

数学活动

小结

p.8(2.3.5..6)

p15-16(1.2..4..7.10)

P.22-23(2.3.4.5.8.9..10)

P.30(1.2.3)

P.35—36(2.3.4..6.7.10)

单元测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好动中来。

第5—6周

5

2

2

2

第六章 实数

6.1平方根

6.2立方根

6.3实数

数学活动

小结

p.47-48(1.2.3.5.8)

p.52(2.3.4.5.6.7)

p.57(3.4.5.6)

p.61-62(1—12)

单元测试

第7—8周

3

4

2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

p.68-69(1.2.3.4.5.6.7.)

p.78-80(1.2.3.4.5.6.7.8.9.)

p.84-86(1.2.3.4.5.6.7.8.)

单元测试

第8—11周

2

5

4

3

2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

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数学活动

小结

p.90(1.2.3.4.)

p.97-98(1.2.3.4.5.6.7.8)

p.101-102(1.2.3.4.5.6.7.8.9.)

p.106(1.2.3.4.5.)

p.111-112(1.2.3.4.5.6.7.8.9.)

单元测试

第12—14周

5

4

3

2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不等式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数学活动

小结

p.119-120(1.2.3.4.5.6.7.8)

p.126(1.2.3.4.5.6.7.8.9.)

p.130(1.2.3.4.5.6.)

p.133(1.2.3.4.5.6.7.8)

单元测试

第14—16周

5

4

3

2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

小结

总复习

p.140-142(1.2.3.4.5.6.7.8.)

铺50-151(1.2.3.4.5)

P.158-160(1.2.3.4.5.6.7.8.9.10)

总复习测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集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