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时间:2025-09-08 18:06:43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生物教学,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教材内容为“探索生命的奥秘”、“生物体的结构和层次”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通过生物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同时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注意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三、具体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习题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附教学进度表:

1、(9.06-9.10)概要生物学什么?

2、(9.10-9.14)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3、(9.17-9.21)第二章探索生命,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9.24-9.29)复习第一章,第二章

5、(10.1-10.7)国庆放假

6、(10.8-10.12)第三章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7、(10.15-10.19)第三章第三节细胞分裂与分化

8、(10.22-10.26)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

9、(10.29-11.2)期中复习

10、(11.5-11.9)期中考试期中评卷

11、(11.12-11.16)第五章第一、二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12、(11.19-11.23)第五章第三、四节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13、(11.26-11.30)第五章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14 、(12.03-12.07)第六章第一、二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和场所

15 、(12.10-12.14)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16 、(12.17-12.21)第六章第四节、第五节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原理

17、 (12.24-12.28)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8 、12.31-期末复习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教材内容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领悟生物圈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与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观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四、具体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三维目标,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习题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此处隐藏13261个字……计36课时)

生物 教学班级 七年级 每周节数

2 教科书名 总授课节数 下册 36 上课时间

2018.2.26

周次 1 时间 起至 教 材 内 容 (第一章至第七章)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26——3.3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3.6——3.10 3.13——3.17 3.20——3.24

第二节 人的生殖

第三节 青春期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探究三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 2 2 2 3 4 2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5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3.27——3.31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实验 测量和计算 6 4.5——4.7 4.10—4.14 4.17—4.21 4.24—4.28 5.8——5.12 5.15—5.19 5.22—5.26 5.31——6. 2 6.5—6.9 6.12—6.13 6.14—6.16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的流动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实验: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2 2 1 2 2 2 2 2 1 2 2 2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期中考试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激素调节

单元复习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6.17——6.20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单元复习

6.21——6.30 期末总复习

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篇13

一、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最后的生物教学,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了一定的学习技能,对基础知识有了牢固的掌握。其中,一批优秀的学生需要加强引导和培养,有望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一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薄弱,面貌落后,实验和学习习惯差。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督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狠抓教学的实施,努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研究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学内容和实验,从第一章“人的起源”到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共七章。其中,第二章至第六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第四章和第五章是社会讨论和考试的热点。通过教学改革,实施“双基”,发展学生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观念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应该是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等有利于教学的因素,也包括学生、教师道德修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等一些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为一门开放、动态的生物学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教授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我们应该更多地利用互联网、书籍和资料、视听文件等。丰富生物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注意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具有生物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初步形成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通过生物学的学习,掌握生物学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生态观,促进学生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可以将生物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动词(verb的缩写)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做好教学设计,抓好教学实施,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单元测试),每周一套习题并及时抽查报名反馈调整。

2、坚持启发式教学,正确处理“两个主人”关系,注重师生互动,追求和谐,注重师生沟通和信息反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学习氛围。

3、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讲座、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运用课堂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全面掌握学习方法

4、通过抓好教学落实,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归纳小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七年级下册生物的教学计划6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班2个班的生物,根据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和生物学科的特点,制定以下新学期生物学科工作计划: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下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一、主要措施和方法

1、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章节重点,难点及考点,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完成。

2、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总结,把相关信息穿插于新课讲授及练习作业中。注重复习,特别是课前课后考试前的复习,认真落实。

3、利用课件、挂图、板图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辅助教学;及时认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耐心指导,积极应考,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教会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的方法。学习生物学知识重在第1页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勤动手,多提问。

5、开展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专题讲座与复习。

二、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2、以初中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树立会考意识。

3、在新学期中积极进行教改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培养写作能力。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