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音乐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运用表演的形式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活动目标
一:学会歌唱的.技巧
二:在表演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难点:学会尊重别人
活动准备
兔妈妈、大灰狼头饰各一个 小兔头饰若干 背景图一张 自制小兔家的小屋一座
活动过程
一:伴随音乐走入教室,找好自己的位置师生互相问好。
二:师生共同回忆故事情节,并演唱小兔乖乖歌曲。
三:教师分角色来表演故事,注意故事中不同的声音的体现。
四:幼儿分角色表演
五:讨论:通过表演懂得了什么,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教师补充,从而体现重点。
活动延伸:找孩子不熟悉的教师来参与表演,看孩子反应,再一次对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的加深。
小班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伴随音乐玩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喜欢参与音乐游戏活动。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洗手》
2、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已熟悉音乐,懂得正确洗手的方法。
活动过程
1、经验导入。
师: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孩子,平常你们是怎样洗手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洗手的方法并用动作表示)
2、熟悉歌曲《洗手》
(1)完整倾听歌曲。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小朋友们是怎样洗手的?(了解音乐内容)
(2)听音乐做肢体律动。(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拍手感应节拍,熟悉歌曲旋律)
(3)钢琴弹奏,跟随教师唱歌。
3、探索游戏动作。
(1)根据歌词内容逐句探索游戏动作。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引导幼儿回忆生活,模仿动作,教师提升、示范,钢琴跟进练习)
(2)教师完整示范,做律动游戏,引导幼儿观察。
(3)幼儿学习律动。(提醒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4、游戏:洗手。
(1)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第一遍:全体幼儿伴随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第二遍:有个别幼儿检查)
(2)全体幼儿做成圆圈,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注意提醒幼儿伴唱)<>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进行游戏。(注意随时评价)
活动反思
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是本活动的亮点,洗手,孩子们拥有丰富的感知以及生活经验,当我们的孩子通过音乐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洗手的细节通过律动表现出来,对于他们来说,不单单是乐曲的本身,还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在其中,当我们的孩子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告诉我们,讲卫生很重要,当我们孩子,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洗手美的表达,孩子的艺术表现力在一个富有情节性地环境中得以升华。
小班音乐教案3课题:《摇篮曲》
教具:钢琴、课件
教学目的:
1、掌握歌曲的表演情绪
2、了解摇篮曲
3、了解欧洲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1、体会摇篮曲温柔的曲风
2、掌握F大调
课型:综合活动课
教学方法:启发提示式、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问好
2、发声
二、导课
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最幸福的不过是在妈妈的怀里,听着优美的摇篮曲甜甜的入睡了,母爱是伟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妈妈嘴里哼唱的摇篮曲而已,同学们,你们听过的、了解的、熟悉的摇篮曲有几首?--------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看看勃拉姆斯用音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三、进入新课
介绍作者: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一1897)德国作曲家。13岁就为生活而奔波。20岁到各地演出,结识了李斯特、舒曼等艺术家。舒曼称他为“有重要意义的后起之秀”。1862年,他迁居维也纳,担任合唱指导、乐队指挥。勃拉姆斯一生写有大量作品。其中,有四部交响曲,多部协奏曲及管弦乐曲等。
1、学习F大调
2、节奏为解决这个难点: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模仿节奏型,可自创。
3、视唱
4、范唱(多媒体)
5、唱谱
6、读词有感情的.朗读
7、再次收听范唱(带问题)
-----------用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演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8、完整唱完全曲用富有弹性的、温柔的声音演唱--------解决重点问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通过本课,我们了解了摇篮曲的演唱情绪与方法,体会到了勃拉姆斯这首摇篮曲的风格,我们被勃拉姆斯所做的这首细腻的歌曲所打动,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回去后,大家可以查找还有多少首摇篮曲,不妨找出来做做比较,看看他们的曲风有什么不同。
小班音乐教案4活动目标:
1.在春天的优美意境中感受三拍子优美的旋律、理解歌词,初步欣赏歌曲。
2.喜欢春天,知道春天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一些三拍子的歌曲;初步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2.课件《嫩绿叶》。
重点:欣赏感受春天的美。
难点:感受节奏、理解歌词。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风爷爷》
要求:第一声部控制音量,第二声部控制音高并且不要被带走,二个声部相互配合。
二、嫩绿色
1、春天知多少(解决重点)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在你们的心里春天是什么样的?”
小结:春天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冬眠的小动物逐渐的苏醒过来,小植物都开始萌发绿绿的小嫩芽。
2、旋律来欣赏(解决难点)
1)欣赏音乐旋律
“今天带来一段音乐,说的就是春天里的小树生长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体验音 ……此处隐藏5189个字……在做什么?”
表演给大家看一下。
跟音乐表演动作。你现在就可以扮演一种小玩具,跟着音乐表演一下。
〈2〉欣赏B段音乐。
“听这段音乐讲了小玩具兵在做什么?”
“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向好朋友问好,在互相逗乐,你做什么样的动作能把你的好朋友逗乐了?”
随音乐表演互相逗乐的动作。
〈3〉欣赏A`段音乐。
仔细听这段音乐和前面第几段音乐一样,它讲了小玩具兵在做什么?
随第三段音乐表演动作。
5、完整欣赏第三遍音乐,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出动作。
(1)教师随着音乐讲述游戏情节,进一步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2)每段音乐开始处,提醒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表扬与同伴愉快交流的幼儿。
小班音乐教案13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能随音乐一拍一下做动作。
2、尝试将生活活动创编到律动中。
活动重点:
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难点:
创编律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照片、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拍手、拍腿、拍肩,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
2、模仿刷牙。
⑴老师出示幼儿刷牙的生活照片,用食指代替牙刷,模仿刷牙。
⑵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拍一下的'模仿刷牙。
3、模仿生活中的其他动作。
⑴看图片,模仿洗脸。
⑵模仿梳头、穿衣服、脱衣服、洗脚、洗手等生活动作。
⑶老师领导幼儿一起模仿生活动作。
4、放音乐,幼儿随老师一起模仿生活中的动作。
5、老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细心观察成人的生活动作,进行模仿。
小班音乐教案14目标:
1.能用活泼、愉快的声音唱歌。
2.与同伴共享新年带来的喜悦。
准备:
1.幼儿已经参加了新年游园活动,体验了游园活动的丰富多彩和过新年的喜悦。
2.锣一面,鼓一个。
过程:
1.让幼儿畅谈过新年游园活动的感受,引出课题。
2.新授歌曲《新年到》。
教师有表情地范唱。
师幼共同边听音乐边按节拍朗诵歌词,帮助幼儿熟悉曲调。
幼儿学唱。
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3.幼儿创编拜年动作,增加歌曲的演唱兴趣。
4.幼儿自由地找好朋友表演唱歌曲,与同伴共享新年带来的喜悦。
建议:
鼓励幼儿向家人及亲戚演唱此歌曲,与每一个人共享新年到来的快乐。
评价:
能唱清楚歌词,会用动作表示“恭喜”。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雪花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雪花
目标:
1.感受歌曲的优美,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唱歌。
2.会用动作表现雪花落下的轻柔和“飘在乎里不见了”的情趣。
准备:
《小雪花》歌曲磁带、录音机。
小雪花的.头饰一个。
小雪花的胸饰(跟幼儿人数相等)。
过程:
1.发声练习:北风吹。
1 2 | 3一| 3 2 |l―|
(教师)北 风 吹, (幼儿) 呼 呼 呼。
2.学唱歌曲。
放《小雪花》的音乐,教师随音乐歌唱。
提问:歌里唱了谁?小雪花飘的时候像什么?
教师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提问:小雪花飘在天上像什么?小雪花飘在手里哪去啦?
幼儿贴上胸饰边听音乐边学念歌词。
幼儿跟着老师轻轻唱歌。
幼儿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3.“小雪花”们跟着音乐,边唱边创编动作,表现雪花飘落的姿态。
建议:
念最后一句旁白:“咦!哪里去了!”时引导幼儿念出雪花在手里不见了的情趣。
评价:
喜欢创编动作模仿小雪花跳舞。
小班音乐教案15〔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诵诗歌,初步领略问答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要求幼儿较有节奏地朗诵诗歌,读出问句的语调。
3、巩固有关的知识。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续编诗歌。
〔活动准备〕
1、节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图片。
3、课件: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本领和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1、游戏《小蜂窝》。问:是谁飞走了?答:蜜蜂。瞧!蜜蜂又飞来了。
2、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按节奏拍手。出示四种飞虫的图片,引导幼儿按语言节奏说出:x x飞来了,欢迎x x的句子。
3、创设情景,理解诗歌内容。请小朋友说说都有谁?它们都有什么样的本领和特点。通过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四这种昆虫的本领。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我们说的对不对。引导幼儿观看课件。
4、游戏《看谁飞的快》,按照飞虫不同的特点飞到相应的图片旁。
5、学习诗歌,教师结合图片提问,幼儿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问。教师示范读,教师注意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6、分段欣赏,指导幼儿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7、将幼儿分为两大组,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
8、创编:结合以上学习的形式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什么圆圆》
什么圆圆红彤彤?太阳圆圆红彤彤。
什么圆圆响咚咚?小鼓圆圆响咚咚。
什么圆圆蹦蹦跳?皮球圆圆蹦蹦跳。
什么圆圆空中飘?气球圆圆飘空中
〔活动延伸〕
将活动的头饰和挂图放到表演区,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昆虫的印象!
附儿歌:
什么虫天天忙采蜜?
什么虫爱穿花衣裙?
什么虫飞翔象飞机?
什么虫提只小灯笼?
蜜蜂天天忙采蜜。
蝴蝶爱穿花衣裙。
蜻蜓飞行象飞机。
萤火虫提只小灯笼。
教学反思:
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与即兴创作,让幼儿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这是以后每一堂课都需要追求的目标。
小百科:问答是提问和解答,一个过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