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巨人的花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巨人的花园教案1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环境对比、想想象体会巨人的心理和行动变化。
2、理解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二、教学难点:
品读,体会巨人的行动和心理变化。
三、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快乐要与人分享。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初步了解了
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品读这篇有趣的童话。
(二) 学习课文
1、 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花园景象的句子,
用直线画下来。
2、 谁愿意读花园美的句子呢?(个别读)
花园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女生齐读)
3、 请你闭着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多美的画面啊,就让我们带着这么愉快的心情再次享受这么美的花园吧。(齐读)
4、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花园里美丽的景色不见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竟然是这样的现象(播放图片,感受荒凉)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课文里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 (个别读)
仿佛我们就在巨人的花园里,听着北风,一起去感受花园的荒凉(齐读)
(通过图片和朗读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环境的对比描写,提示对比手法也是写作的一个方法,语言优美、环境描写是童话的一个特点)
5、造成这么荒凉的景象都是谁造成的?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巨人,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去读,用波浪线画出巨人斥责孩子的话,并想想说这些话时巨人的样子,心里的想法。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小组讨论。
(1) 这三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巨人的花园教案2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草翠花开、训斥、凝视、拆除”等词语。理解“洋溢”的意思及用法。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
3、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受童话的有趣,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做人不能太自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行动和心理变化,在层层读悟中理解童话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趣
1、交流: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家都喜欢读童话。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你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2、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则童话《巨人的花园》。有人称这篇童话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板书课题,指导“巨”的笔顺,齐读课题)你们想不想走进这花园中去?
二、初读,感知大意
1、通读:
自由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词。
2、感知:
巨人的花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板书:美、变)
随机进行字词教学:
⑴讲“美丽”,奖励读描写花园美丽的词语:绿树成阴、草翠花开、阳光明媚。再请学生补充说词。
⑵讲“荒凉”,奖励读描写花园荒凉的词语:北风呼啸、狂风大作、鲜花凋谢、冰雪覆盖。
⑶巨人很凶恶,读写巨人凶恶的词语:训斥、叱责、任性、冷酷。
3、再读:
有选择地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美读,感受“美丽”和“欢乐”
1、交流语句:
谁来读描写花园漂亮、美丽的句子?
交流后课件出示: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2、自由朗读:
读书不仅要读在嘴上,更要读到心里。试着读一读,能不能让自己进入到这美丽的花园中?
(指名读,推荐读)
3、集体朗读:
好美的花园呀,让咱们一起去美美地享受这花园的美丽。
(齐读)
4、范读想象:
这一次有了新的要求,同样读这几句话,脑海里要浮现出画面。请把眼睛闭上,用耳静静地聆听。(教师配乐范读)你仿佛看到什么了?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交流,适时补充“鸟语花香”等成语)
5、感受欢乐:
当学生说听到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时,出示: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⑴理解词语:
“洋溢”是什么意思?(充满、荡漾、流淌)把意思放到句子中读句子。
⑵学会运用:
辨析?下课了,操场上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知道山里惟一的老师就要离开这个山村,孩子们伤心地哭了,屋子里洋溢着孩子们的哭声。”两个句子是否正确,明确“洋溢”往往用于比较欢快的场面。然后进行造句训练。
⑶想象说话:
巨人的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想象一下,面对这美丽的花园,这些孩子会说些什么呢?
(建议学生运用文中的语句)
6、熟读成诵:
带着这样欢乐的心情,带着这种美妙的感受,老师和大家一起合作读这段话,如能背诵更好。
四、研读,探究“变化”,感悟寓意
过渡:看,花园四季交替多正常啊!可巨人的加入就使这个花园发生了变化。花园是怎么变的,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句子。
1、读文找句:
生再次读文,划句子,交流。
2、抓点研读:
⑴当学生讲到“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时,出示语段: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巨人的花园怎样的特点?(荒凉)能把你的这种感受带到文字中去读一读这段话吗?
(自由读,指名读)
屏幕继续出示加粗字体: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现在读这段话,你有了怎样的感受?齐读。
⑵当学生 ……此处隐藏24525个字……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预设:巨人花园的景色真美啊!
师:是啊,这么美的景色人们喜欢带领孩子一起到这儿玩耍,但是后来——
巨人回来以后,花园多次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请你把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出示课件10】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巨人在叱责孩子们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并指导朗读。
说一说,巨人是个怎样的人。(自私、冷酷、任性)(板书:冷酷、任性)
他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出示巨人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发生巨变的课件。【出示课件11】
可是春天始终没有来,夏天也没有来。秋天给每个花园带来了金色果实,但巨人的花园却什么也没有。
巨人独自在花园里生活,他过得快乐吗?(凄凉、寒冷、孤独)
后来是什么又让春天来到了花园里?(孩子)
巨人才醒悟过来,指名朗读巨人的话。【出示课件12】
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
巨人终于醒悟了,他拆掉了围墙,迎来了春天……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想象拆掉围墙后花园里的美景。)【出示课件13】
出示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课件。
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巨人的生活变得怎么样了呢?
巨人把花园还给了孩子后,他还那样孤独寂寞吗?(巨人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
现在的巨人花园真美好呀!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猜猜巨人陪孩子们做了哪些游戏?
生甲:老师,巨人陪孩子们做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藏在他的身后。
生乙:老师,巨人陪孩子们做拔河游戏,让孩子们把他的手臂当成绳子来拔。
生丙:老师,我来说个更有趣的游戏。
师:还有什么有趣的游戏呢?你来说说看!
生丙:老师,巨人可慈爱、宽容、善良了!他让孩子们爬上他的肩膀,抱着他的脖子,坐在他的肚子上滑滑梯,一定很好玩!(板书:宽容善良)
师:有感情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并演一演。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的中间,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再来分享他们的幸福吧!
在阅读中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猜游戏环节使孩子们兴味盎然,说出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游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三、感悟道理,初识童话的特点
1.巨人的冷酷和任性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春天到来了,正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谁来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板书:寒冬春天)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经历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与人分享快乐的?
生甲: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秋天,我们家的苹果成熟了,我摘下一些红红的苹果,送给了我的同桌,他还夸我们家的苹果很甜呢!
生乙:我把新买的故事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看,可开心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时,一个快乐就会变成无数个快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内心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做个懂得分享的孩子吧!(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与人分享快乐”的种子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2.总结: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板书:快乐一起分享)
3.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童话题材有什么认识?语言生动浅显,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运用拟人的写法……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描写的美景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情。
通过合作交流和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获得情感体验。
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的道理,锻炼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内容26巨人的花园【出示课件14】
任性、冷酷善良、宽容
↓↓
寒冬———————→春天快乐一起分享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鲜花()绿树()鲜果()
狂风()北风()()发抖
二、填空。
《巨人的花园》是著名作家写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巨人的花园()变化,说明了,要学会()的道理。
【答案】
一、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北风(呼啸)(瑟瑟)发抖
二、王尔德景色的变化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分享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在于运用对比手法教学。
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学习了巨人不在时,孩子们在花园里快乐玩耍的情景,然后,话锋一转:巨人回来了,花园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开始学习后面的文章,在学生初步了解巨人的加入给花园带来的变化之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句话从“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两个方面展开阅读。学生通过找句、品词,慢慢地感悟到了文章的主题:巨人不愿意让孩子到花园里来玩,所以春天永远不会来到花园里,是巨人的自私换来了寒冬,文章告诉我们有了快乐和美好的事物应该和人分享。应该说,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对文章主题的感悟也是在自主阅读,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结果。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遗憾。
首先,在引导学生对“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没有孩有孩子就有春天”的相关句子进行对比阅读的时侯,注重了朗读的训练,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描写冬天的词“雪花飞舞、狂风大作、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和描写春天的词如“阳光明媚、草翠花开、绽出绿芽”等这些词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运用,也没有让学生进行积累。
其次,是在讨论问为什么巨人不让孩子们到花园里玩耍?这一问题时,有学生回答巨人是怕孩子们损坏花园里的花草,这一明显不符合文章主题的答案时,没有及时地引导,所以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在最后引导学生对冷酷的巨人说话的时侯,许多学生都告诉巨人自己不会损坏花草的,而不是针对巨人的冷酷进行劝说。事后想来,当学生回答巨人是怕孩子们损坏花园里的花草,而不让孩子们到花园里玩的时候,只要引导他们再去读一读,巨人回来之前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的美好景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