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无数或实现或远去的梦想。梦想的变化映射成长的步伐,而梦想的内容则映射人生的深度。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五年,十年,一辈子?一代巨星李连杰,自幼家境贫寒,十岁就开始学习武术。他的梦想,不管是获得武术冠军还是通过银幕把中国武术传播到世界,一直都很单纯。他用了二十多年成为功夫巨星,但是他的梦想还会延续下去。他的梦想,为他的人生带来深度。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三米,九米,一千米?杨孟恒哥哥小时因意外而失去了双臂。他的梦想,不管是成为泳坛健将还是重回课堂,一直写满努力。他的`梦想在不断努力,不断失败,不断前进。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为了梦想而奋斗的过程。他的梦想,为他的人生打开宽度。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美貌,智慧,还是金钱?曾经,我希望能够坐在华丽的城堡中当美丽的公主,后来,我希望能够披上战甲保家卫国,现在,我希望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的梦想,也许曾经天真,也许曾经幼稚,但它见证我的心灵历程。不管是怎样梦,梦想后的心灵,始终值得我们关注。我的梦想,为我的人生打开长度。
当梦想照进现实,会实现,还是会幻灭?也许,有些梦想终生都不会实现,但它犹如漫漫黑夜中的明灯,会指引你,引领你,直到你到达人生的终点。其实,无论你的梦想实现与否,只要它有意义,那么即使你不在了,你的梦想也依然存在,永远地存在。这样的梦想,会为你的人生延伸至无限。就如列宁,毛泽东,鲁迅……他们的生命,在他们的梦想中永生。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很短也很长。它就是心灵的宽度,人性的长度,生命的深度。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2星星零零散散地撒落在深蓝的夜幕中,月亮给大地备好了一件丝绸衣。Tfboy悦耳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曲渐渐地传出为“第一课”拉开了序幕。
著名的电视主持人撒贝宁、董卿等人给我们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故事:1934年10月开始红军用两年的时间由瑞金被迫进行转移到陕西。当时他们翻过了20多座山,其中5座在“世界屋脊”上,终年积雪;他们渡过了30多条大河,其中有一条最为艰险、汹涌的大渡河。他们长途跋涉,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走了二万五千里,忍饥耐渴,饱受煎熬,但他们信念不移、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我们今天舒适安逸的生活,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看着看着,我眼睛湿润了,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多么大的牺牲啊!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面对饥饿、寒冷、死亡……这些困难与艰险,他们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可相比我们,每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时,不敢去尝试,轻易就放弃了,这些困难和红军长征路上的困难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的这首《七律·长征》高度赞颂了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接班人,更要紧握先辈的旗帜,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努力奋进,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开学第一课》在李谷一奶奶和同学们合唱的《我的祖国》悠扬、激昂的歌声中完美落幕,此时我心情澎湃,思潮起伏……此刻起,“长征精神”将永远铭刻我心中。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39月4日老师让我们观看2015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英雄不朽。看后让我最忘不了的是这段:
王小丫历史讲述者:老兵孙九宏
新四军营救美军飞行员
飞机是很多学生喜欢的玩具。1941年,100多架美国飞机出现在中国战场上与日本侵略者作战,飞机上画着大鲨鱼,他们被称为飞虎队。开学第一课上,新四军老战士孙九宏坐着轮椅向学生们讲述了营救美国飞行员的故事。
孙九宏是新四军盐阜独立团三营的战士,在部队担任医护兵卫生员。他说,一天正准备吃晚饭时部队突然紧急集合,原来是一架美国的飞机坠毁,坠落地距离鬼子的据点只有五里地,孙九宏和战友要抢在敌人之前把跳伞的飞行员救走。
孙九宏说,他虽是卫生员,却只有一小瓶红药水。当晚的`战斗打得很激烈,炊事员被子弹给打中了,他只能把红药水倒在他的伤口上,让战友抬下去。营救美国飞行员的战斗一直打到天黑。战斗中,身后突然传来“轰轰”的爆炸声,让敌人以为新四军有大炮,立即撤回据点。孙九宏说,战友们将飞行员顺利救走后,几个懂技术的战友将飞机拆了,又用炸弹把飞机炸了。日本人以为新四军有大炮,也就更不敢出来了。
孙九宏说,在那场战争中,死伤了一百四五十名战友。有趣的是,任务结束后,很多人把飞机破碎的钢板抱走,年事已高的孙九宏略带调皮地说,自己也抱来一块钢板,回去找了一个铁匠,让他用钢板帮忙做了一副碗筷。“就这样,我们打了个胜仗,我也有了吃饭的家伙”。讲到这里,全场的孩子都笑了起来。
革命英雄永生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作为新的一代青年一定不忘过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今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内容共分四个主题,爱、孝、礼、强,爱需要爱自己、爱父母、爱家人,爱也要关爱他人。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比如给父母洗脚等。
爱的主题中大珍珠的故事最感人,他的爸爸是一名摇滚歌手叫秦勇,秦勇的儿子大珍珠得了重度感统失调症,学东西别比人慢好多好多,智商几乎为零,但是秦爸爸没有放弃,用3个月的时间教会了大珍珠系鞋带。一次秦爸爸听说骑自行车能锻炼大脑,他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大珍珠学骑自行车,整整用了3年时间,大珍珠终于学会了,那一刻,秦爸爸带泪的笑格外灿烂。又过了一年,大珍珠学会了游泳。今天站在开学第一课舞台上的大珍珠一点也看不出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他和爸爸一起演唱了一首《一起长大》感动全场。爸爸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是爸爸的爱让大珍珠出现了奇迹。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我们人呢?所以我们在感动的同时也要想想等父母老了,我们该怎么做,那当然就是“孝”,孝敬父母,孝敬老人。何红涛的父亲72岁了一直没出去旅游过,43岁的何红涛就把自己的破摩托车改装后载着父亲去旅游,一年20多个假期,他都带着他的父亲去旅游。他们去了很多地方,湖南、河北、山西、重庆、武汉……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最后竟然一直开到了北京。回去后何红涛的父亲每天看一次他们出去旅游的照片,每一次都开心的不得了。多陪陪老人,老人高兴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幸福。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会关爱他人、孝敬父母,做一个懂礼貌,自立自强的好学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5残疾,会是人生中最难以接受,最痛苦的事情;为梦想奋斗,也是需要许多的努力和不怕挫折 ……此处隐藏2095个字……课这“行走的课堂”,身为华夏儿女,我们要把祖先的精神文化财富继续传承下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定有我!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9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我们,是国家精心培养的花朵。幸福地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高速生长;我们,是祖国八点钟的太阳,给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生气蓬勃;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给国家锦上添花的重任,一往无前。因此,我们应该不负祖国的栽培,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节目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二十大代表、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等,以奋斗者的第一视角,讲述新时代奋斗故事,呈现伟大奋斗精神,鼓舞广大青少年博学笃行,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首先由王博教授讲述以《儒藏》为代表的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以及回顾《儒藏》的编纂人汤一介先生汇聚《儒藏》的过程,王博教授说“同学们,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这一代以后长大了也要继续传承中华文明的.和人类智慧。
接着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副主编金晓明带领同学们“画中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后是考古学家高星通过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讲述人类起源、演化历史,追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讲述1953年的5月17日空战的情景。
“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在宇宙观测领域,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声音。
最后是来自太空神舟十六号乘组向广大青少年送出三件开学礼物分别是一颗上进心、一颗好奇心与一颗初心。
国家现在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一代一代人奋斗拼搏出来的,大家为了一个目标奋斗,那就是强国复兴。
作为小学生,我相信现在学好知识,以后定会为国家建设献一份力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0每年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都会如期举行,今年也不例外,晚上八点钟我又和《开学第一课》相聚。
这次节目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分别讲了"孝”、“爱”、“礼”。最让我感动的是“摇滚歌手”秦勇叔叔全心全意地爱他的儿子“大珍珠”。大珍珠是一个先天失感儿童, 不会表达情感,为了儿子,秦勇叔叔放弃了喜欢的音乐,不再当歌手。他希望大珍珠能跟正常孩子一样,快乐生活,快乐成长,他对大珍珠实施了“魔鬼训练”,教大珍珠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英文、骑自行车等。大珍珠学骑自行车用了三年的时间,换成别人的.说,估计就放弃不学了,可是大珍珠的爸爸并没有放弃,一直陪儿子一起练习,用爱来鼓励,最后大珍珠学会了骑自行车。秦勇叔叔说:“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就用爱改变他将来的样子。”听完这句话,我眼睛湿润了,这份父爱真是太伟大了。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天下的父母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放弃,唯独对孩子的爱和教育
是不会放弃的,父母真是不容易,还要向大珍珠学习做一件事一定要坚持不懈。
这次的主题让我受益匪浅,每天都是妈妈爸爸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爱我,而我从未想过去关心他们,总觉得自己小,需要父母的照顾,“孝”让我懂得了父母也需要我的照顾和关心,即使我现在小,没有钱,但是我现在努力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外面保护好自己不受伤,也是对父母的“孝”。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爱父母,爱自己,将爱传递给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感受到“爱”的温暖和力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12024年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节目讲述了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战略支撑下,祖国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科技兴国、教育事业等多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介绍了许多为国奋斗的先锋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在令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的内心充满了积极上的力量。
那么,作为一名少年,在祖国追求“中国梦”强国复兴征程中,我能够做些什么呢?这让我想到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在我看来,少年是一个人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少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基石,少年承载着在未来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的重任,因此,吾辈少年当满腹家国之志,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进而有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时代少年当自强”!
“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在宇宙观测领域,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声音。
在天地连线的太空课堂上正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神舟十六号乘组,给广大青少年送出了开学礼物,告诉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不断探索的进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坚如磐石的`初心,鼓励同学们树立志向,投身到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乔清举;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科技特派员廖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马方舟;农技专家、“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80后“新农人”代表魏巧等,也纷纷来到《开学第一课》的课堂,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现代国力的比拼,实际上是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的比拼。“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国家的命运。”
《开学第一课》结束后,我被节目内容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年,我一定要自立自强,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2时光如梭,忽然而已,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到来,2024年的《开学第一课》也随之而来。每年9月1号,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的第一门课,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而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用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传播知识,传授美德,培育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青少年立体感受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伟大的'时代进程,传递出清晰的价值导向:“强国复兴有我”,并采取多地、多主题实景课堂的全新模式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国家公园、文化地标,纵览祖国大好河山,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中国历史,感知中华文化。
在课堂里。我看到了中国国家版本馆里浩如烟海的文卷,珍贵的文物,认识了勇于探索,奔向心中航天梦想的朱杨柱,了解到武夷山生态茶园示范基地里虫子爱吃大豆却不吃茶叶的原因;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和首次驾驶歼-20飞机为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的飞行员张威;我们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声音的、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聆听奋斗者的时代故事,让我领略到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强国复兴中的重要性。让我深知,只有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共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潮起正是扬帆时,勇为立潮头,向光而行,中国现代化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让我们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共同书写新的篇章!
文档为doc格式